深度|“双碳”驱动之下,电动船舶驶向百亿蓝海( 二 )


电池巨头纷纷下场这么大的市场规模,吸引的可不只是船舶制造商,背后的电池巨头们也争相涌入 。
像混合动力和船舶电池供应商Corvus Energy公司、Akasol AG和Lion Smart公司以及电产安萨尔多工业系统公司、帅福得集团、三星SDI等船舶和电池制造商都已经开发了新型的船舶锂电池系统,中国的大型电池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纯电动船舶市场 。
GGII调研数据显示,按照2019年、2022年以及2025船舶锂电化渗透率分别为0.035%、0.55%、18.5%测算,截至2025年电动船舶用锂电池市场将达35.41GWh 。
早在2016年,亿纬锂能的船用动力电池就获得了中国船级社认证 。之后,纯电动游船“阔阔真公主号”、纯电动商旅客船“君旅号”、纯电动港作拖轮“云港电拖一号”、纯电动集装箱船“国创号”搭载的均为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 。
中国船级社认证是电池企业上船的“入场券” 。按照规定,船用动力锂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在装船前必须获得中国船级社(CCS)的型式认可证书 。
2018年12月底,宁德时代也与CCS武汉规范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2020年4月通过CCS最新检测指南《纯电池动力船舶检验指南》认可和检验 。
同一年,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险品应急指挥船“深海01”轮在广州顺利下水,搭载的正是宁德时代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 。除此之外,福建省首艘电动高端内河游船“闽江之星”、国内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珠江游纯电动游船主船体,以及全球电量最大的纯电动邮轮“长江三峡1号”,选择的也是宁德时代的电池 。
从EVTank的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国内船用锂电池主要由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供应,两家合计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 。另外,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电池企业都在积极开发船舶电池产品 。比如纯电动豪华游船“滇景号选择的是中航锂电,配套国轩高科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秦皇岛36米电力推进休闲渔船也已经投入使用 。
截至2021年10月,获得CCS认证的船用锂电池单体企业有30家,大部分的电池企业认证的电池产品都是方形LFP电池 。这与欧洲的稍有不同,欧洲的部分纯电动船舶仍采用了NCM电芯,比如丹麦的纯电动渡轮E-ferry,挪威的纯电动渡轮MF Ampere 。 
充电怎么解?同电动汽车的发展类似,电动船舶若要正常运营还需建设完备的充电设施 。目前已投入运营的电动船舶,续航能力基本都在100公里以内 。如果要增加航行里程,主要是靠充电来解决 。
岸电系统是电动船舶续航的主要“补给站” 。部分被确定为岸电系统设施改造试点的省份,岸电系统的建设相对较快 。以江苏省为例,全省港口累计建成岸电设施3036套 。
但整体来看,现有的岸电设施设施的覆盖面和数量都有限,同时还存在容量不足、电制不同、设备兼容性等问题并且充电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
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建造的2000吨级纯电动自卸船为例,整船电池容量约为2400千瓦时,充电就需要2小时 。
与每次充电都要回到岸上不同的是,英国有些公司还想到了海上充电的方式,就是将海上的风力发电站和充电结合起来 。
航运巨头马士基成立了一家名为Stillstrom的新企业,用来开发其海上充电站并将其商业化 。Stillstrom 目前正在建造其海上充电浮标的原型,它要用一条输电线路把电力从风电场的陆上基础设施输送到浮标 。该原型装置可产生不到1兆瓦的电力,能够将来自电网的高压电力转换为适合船舶使用的低压电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