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小米造车一周年幕后事( 二 )


下一站,试装车?在小米3月22日发布财报的前一天,小米京津分公司总经理罗宝君对外界透露,小米汽车的工程样车将于今年的第三季度正式对外亮相 。作为小米生态闭环的最后一环,工程样车将会突破大家的想象 。
对于工程车亮相的时间点,另一位接近小米造车业务线内部的人士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按照现在的计划,由手工件打造的车体,将会在今年8月启动冬测,这是造车进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
从市场经验来看,新能源车在新车量产前一般都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苛试验,通过模拟用户在极端环境下可能会遇到各类情况,对车辆进行充分调试 。其中冬测被视为新车量产前的最关键节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这并不难理解 。与智能手机一样,纯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同样也会表现出电池“不耐用”的情况,这会直接导致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大幅缩水 。根据部分行业调研数据显示,多数车型的缩水幅度都在30%至50%之间,一些老旧车型续航里程缩水幅度甚至达到60%以上 。
而影响纯电动车冬季续航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其一,电池因气温下降活性降低;其二,冬季空调系统耗能较大;其三,低温环境下传动系统的阻力增加 。这是出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原理难以规避的性能障碍,也是长期折磨电动汽车续航的痛点 。
“冬测所涉及的底盘以及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等,主要由小米造车上海的整车部门负责,北京地区则侧重于自动驾驶座舱等业务部分”,该人士表示,“从8月份启动冬测倒推进度,就目前的节奏而言,这一次他们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
“冬测一般是手工件+系统软件,之后才会进入到开模生产磨具件的阶段 。通常来讲,冬季标定测试后,后续与新车量产相关事宜才会被提上日程 。”
在上述人士介绍,小米造车已有员工数量已超过1000人,员工来源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小米员工内部转岗过来的;第二类是从BAT等互联网大厂跳槽过来的员工;第三类来自于“蔚小理”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的员工 。
“上海主要负责整车业务,所以不少人多是来自于传统车企 。但上海和北京两边员工的具体数量看不到,但估计上海大概有六七百人,北京有三四百人 。”上述人士说 。
与需求校对、技术开发、员工招聘同步进行的,是小米造车的工厂地址 。
日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YZ00-0606-0101地块工业项目》土地招拍挂项目公告 。
投稿|小米造车一周年幕后事
文章图片

该宗地位于台马板块,北至景盛南四街南侧绿化带,南至亦通街,西至同义路,东至环景路西侧绿化带,用于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 。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M1), 租赁和出让总年限50年,用地面积约71.80万㎡(约1077亩),容积率≤0.9,地上控制规模64.62万㎡,土地出让起始价约6.10亿元 。
根据挂牌文件,该地块上的拟建项目应符合开发区产业定位和环保要求,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45亿元,达产年产值不低于240亿元 。
投稿|小米造车一周年幕后事
文章图片

据此前官宣,小米汽车工厂位于北京亦庄新城(通州片区)马驹桥智造基地,项目总投资630亿元 。根据北京市发布的2022年重点工程通知,小米汽车选址即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驹桥镇智造基地”,建设规模约40万㎡,建设汽车项目总目及30万产能汽车生产线,并于2022年开工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