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黑匣子”如何解开事故背后之谜?|钛媒体科普( 二 )


由于必须能够承受许多事故场景的冲击而不遭受损坏 , 因此“黑匣子”在投入使用之前 , 都会经过恶劣条件下的测试 , 检测是否能够承受以每小时 750 公里的速度与混凝土墙的冲击 , 能否承受2吨重的物体挤压5分钟 , 能否承受1100摄氏度的高温 , 能否承受6000米深水压等 。
一旦飞机坠入水中 , 其配备的水下定位信标 (ULB)遇水就会发出信号 。这种信号不是电磁波 , 而是超声波 , 人耳是听不到的 。信标一旦开始工作 , 它会每秒发出信号一次 , 持续 30 天 , 直到电池耗尽 , 搜救人员可以在大约两公里的半径内接收到 。
但是如果飞机坠入陆地 , 该功能不会触发工作 , 这也就意味着大多只能依靠目视方式寻找 。
既然“黑匣子”的搜寻费时费力 , 为什么“黑匣子”里的数据不能云同步呢?
事实是 , “黑匣子”是否应该将实时数据传输回地面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 。如果都传到云端 , 数据量会很大 , 需要建立管理大量数据的系统 , 以便跟踪所有的商业飞行活动 , 尤其是卫星和数据存储的使用 。另外 , 也会存在数据安全问题 。因此 , 目前该功能并未实现 。  
“黑匣子”到底如何解开空难之谜?大多数航班都有两个“黑匣子”——驾驶舱语音记录器 (CVR) 和飞行数据记录器 (FDR) , 这两个“黑匣子”通常被放在飞机尾部 , 因为科学家通过对多起飞行事故分析发现 , 飞机尾部不容易损坏 , 黑匣子保存下来的可能性也更大 。
找到黑匣子是每次事故发生后的重要工作 , 而黑匣子找到后 , 还需要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译码 。
通过数据下载来解读里面的信息 , 记录仪数据下载通常会遇到三种情况:一是记录器完全不受损;二是记录器受损 , 但数据存储单元状态完好;三是记录器存储芯片受损 。不同的情况 , 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
对于完全不受损的记录器 , 需先将记录器本体与专用下载设备及电源连接 , 再次确认连接无误后给记录器通电;通电后需使用专用下载设备进行数据下载 , 再用专用译码软件对下载成功的数据进行分析 。
【科普|“黑匣子”如何解开事故背后之谜?|钛媒体科普】虽然“黑匣子”对于破译飞机失事原因有着重要的作用 , 但其他飞机残骸的收集工作也非常重要 。
据民航资源网专家李瀚明在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称 , “在解译黑匣子中记录的数据后 , 还需要观察飞机残骸中包括方向舵、升降舵、襟翼等具体部件中 , 螺杆等控制机械的具体位置 , 才能据此判断具体控制信号是否得到机械结构的执行 。所以说 , 飞机残骸的收集工作也非常重要 , 它是判断飞机具体状态的重要依据 。”
不止飞机 , 汽车上也有“黑匣子”由于“黑匣子”的作用不断凸显 , 这项技术不仅被运用到飞机上 ,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 汽车上也在安装类似飞机“黑匣子”的系统——EDR系统 。
EDR全称为Event Data Recorder , 即行车事件记录系统 。用于记录车辆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三个阶段中汽车的关键运行数据 , 比如速度、ABS状态、安全带状态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