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年轻人“裁掉”大厂

职场|年轻人“裁掉”大厂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娱刺儿,作者丨呆呆,编辑丨直三
在高校之前,互联网大厂员工首先迎来了“毕业季” 。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网传图片显示,部分互联网公司的裁员信上印有“毕业指引”四个字,信中祝被裁员工“毕业快乐”,并把离职手续称之为“毕业指导书” 。
文字固然可以美化,使之看起来“温情脉脉”,但裁员却是冷冰冰的事实 。
职场|年轻人“裁掉”大厂
文章图片

图源:新浪微博@BugOS字幕组
2021年下半年起,字节跳动、快手、百度、美团等大厂纷纷裁员,进行业务调整,裁撤不赚钱的业务 。据36氪报道,3月以来,京东开启了各业务线裁员,其中京喜事业群是本次裁员的重灾区,裁员比例在10%-15%,优化规模在400-600人 。
而在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2022年,裁员开始成为了双向选择 。
很多年轻人开始主动“告别”大厂,回流施展空间更大的中小型企业;还有人恐惧于即将到来的35岁失业魔咒,索性一咬牙“上了岸”;对于应届生而言,互联网大厂的offer不再是一块“金字招牌”,一纸合同背后需要承担的,可能是自我价值的消耗、毫无止境的内卷,以及复杂的职级竞争 。
在被大厂裁掉的同时,年轻人也开始用脚投票,“裁掉”大厂 。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2022年,在百度只工作了4个月的校招生曹丕从百度离职 。
曹丕的岗位是算法工程师 。但入职之后,他发现实际工作与想象存在不小的落差,“面试造火箭,进厂拧螺丝”正是曹丕经历的真实写照 。
招聘的时候,面试官和他聊的是海量召回和排序模型,以及试验各种论文中的先进模型,但实际工作中,他每天只是在狂写初级的“if else”代码 。
“我们部门负责推荐信息流,任务是持续优化推荐信息并提升人均浏览时长 。但我要做的就是‘堆’业务代码,不改动模型本身,工作并不具有挑战性 。”曹丕形容自己是熟练的互联网工人,每天完成重复且机械的工作,根本没什么技术成长的空间 。
人员冗余,“内卷”自然在所难免,加班成了衡量工作努力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四年前公司上行的时候,8点甚至更早就可以下班 。但现在的百度是“十十五”,早十点上班晚十点下班,周末还经常需要无偿加班 。
此外,公司战略方向的调整,也是曹丕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
他告诉娱刺儿,公司想要朝着更tob的人工智能方向转型 。但目前人工智能业务迟迟无法盈利,因此还在两条业务线之间来回“摇摆” 。
职场|年轻人“裁掉”大厂
文章图片

图源:百度页面截图
“心里肯定会不舒服,我之前觉得搜索推荐是核心部门 。但是现在你告诉我,以后可能是边缘部门了,当然会不满 。我可以去其他公司的核心部门,为什么要在这里做边缘呢?”曹丕吐槽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