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概股抄底“自救”

投稿|中概股抄底“自救”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商业数据派
尽管近一年互联网巨头们已经低调收缩 , 但祸不单行 , 国际局势动荡导致了股价集体下滑 。黑暗三月 , 令中概股的处境更加需上加霜 。
靠人不如靠己 , 中概股开始抄底“自救” 。
3月上旬 , 富途牛牛宣布在已经完成的3亿元回购计划上再加不超过5亿美元的回购规模 , 新计划与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 。BOSS直聘也拟在未来12个月回购最多1.5亿美元美国存托股票 。
但中概股回购自救最响的一枪 , 还是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的高调入场 。3月22日 , 阿里宣布将股份回购计划规模由150亿美元扩大至250亿美元 , 相当于该集团近十分之一的市值 。
一改往常循序渐进的风格 , 阿里变激进了 。2020年12月28日 , 阿里宣布回购10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 。2021年8月3日 , 其将回购规模扩大至150亿美元 。也就是说 , 仅仅7个月左右 , 阿里的股份回购规模急速飞升 , 是过去两年的回购总额 , 这是针对局势作出的应急调整 。
阿里打响冲锋枪 , 更多中概股也紧随其后 。哔哩哔哩拟在未来24个月内回购至多5亿美元美国存托股票 。港股市场上 , 小米也开启了回购计划 。
此时 , 市场将目光转向另一巨头——腾讯 。在业绩静默期后 , 3月25日晚间 , 腾讯发布公告称 , 公司3月25日以每股352.8港元至365港元的价格回购83.8万股 , 耗资约3亿港元 。
今年以来 , Choice数据显示 , 1月5日-1月20日间 , 腾讯持续大手笔回购股份 , 该期间共计回购了11次 , 合计回购483.14万股 , 耗资21.96亿港元 。
投稿|中概股抄底“自救”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中概股回购潮在两大巨头的推动下 , 波澜不断 。由于阿里以一己之力将回购规模提高 , 再加上众多企业纷纷跟进 , 此次现象被业内人士称为“史上最大中概股回购潮” 。
抄底自救 , 会成为中概股逆势崛起的“王牌”吗?
01 有钱但不任性的中概股们“买这些公司起码有安全感 , 起码他们不会摆烂 。”一位基金博主针对阿里大规模回购一事评价:这是一个市场利好的消息 。
大规模回购也透露了中概股们的“家底” 。
能支撑起大规模回购说明了企业账上有钱 , 现金流充足 , 这同时可以释放出表明企业基本盘稳定的信号 。
以回购规模最大的阿里为例 , 其财报显示 , 截止2021年12月底 , 企业有2931亿元(460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这意味着 , 就算回购规模扩大到250亿美元 , 也并不会给阿里造成过度的现金流紧张问题 。腾讯于2021年12月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1679亿元 , 而且同比实现增长 。哔哩哔哩截止2021年12月底现金流有75亿美元 , 同比增速达到6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