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乌克兰华商:仓库留着千万元货物,无法抛下( 三 )


乌克兰华商三十载“1996年,我们丽水包括青田一班朋友,五六十个人过来,放眼看去,几乎都赚到钱了 。”王淑龙指出,1996年去乌克兰的浙江华商,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批人了 。再早几年去的,多是求学的北方人,经商的南方人很少 。 
如今,最早的这批华商,侨三代都有了 。“在七公里市场,我是光着膀子,从一无所有,一箱一箱卖出去才积累出来的财富,慢慢才做成今天这样子 。”王淑龙说,从无到有这批华商,生意都是做得挺好的 。只是没想到,一场战争,又回到从前了 。
位于敖德萨的七公里市场,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批发市场,也是除了俄罗斯莫斯科阿斯泰市场之外,欧洲最大的批发市场 。一般而言,敖德萨港口清关的货物,就会直接运到七公里市场的仓库 。实际上,这个市场就是由集装箱组成的露天市场,往往上下柜一放,上层放货物,下层就是店面 。
“环境很恶劣,尤其冬天零下十几二十度,能冻死人 。”王淑龙说,这样的情况持续很多年,“直到2018年8月,我们商会13个人投资一千多万美元,将七公里市场一个位置相当好的停车场改建成三条街,成为我们华商的贸易批发市场‘中国街’ 。同样是上下层集装箱,但店面扩大一倍,从此告别那个冬冷夏热的时代 。”
投稿|乌克兰华商:仓库留着千万元货物,无法抛下
文章图片

华商在七公里市场开发的中国街,由于战争关门 来源@王淑龙提供
七公里市场有6万多个店铺,其实中国人占比少数,还有叙利亚、阿富汗、越南等国家的人,而主力仍然是乌克兰当地人 。中国人掌控的领域,主要是鞋服等纺织轻工业产品,仅浙江丽水商人,就占据了乌克兰八九成的市场 。
王淑龙指出,华商一般都是从中国进货,大多数都是从温州、广州、义乌、成都、瑞安这几个城市批发,远一点的还有石家庄 。“我一般直接从国内厂家或义乌、瑞安的档口点货,发货柜到敖德萨港口,清关之后运到七公里市场仓库,然后批发出去 。”
王淑龙告知燃财经,乌克兰的鞋业等轻工业不发达,当地鞋子加工厂的产量大,但款式很少,尤其是真皮这一类,主要依靠中国进口 。“最早的时候,我们试过一个货柜都是一个款式,后来发展到一个货柜能有100种款式,比较超前 。”最近他到罗马尼亚的红龙市场闲逛,发现乌克兰的鞋产品,超前罗马尼亚一两年 。
张国华和叶少东,同样是1999年来到乌克兰敖德萨,在七公里市场做外贸批发生意 。
1999年3月,由于亲戚在乌克兰敖德萨,张国华也出去 。同年11月,他回到浙江义乌工厂进货,开始经营箱包批发生意 。后来,他基本从河北保定白沟镇的箱包基地和广州的工厂订货,发到乌克兰 。 
刚开始的时候,做箱包的华商并不多,张国华的市场占有率能超过50%,销量好的时候,一年能卖六七十个货柜(一个货柜体积68立方米) 。后来,大家都开始做了,市场上箱包货量起来了,现在他一年只能卖十五六个货柜 。
“我年龄在这,算是这个领域的头部商家了,但这几年侨二代年轻人起来,做得比我们好 。”张国华告诉燃财经,从整个乌克兰箱包市场来看,大都是中国商家,部分土耳其的,当地人较少,“乌克兰(箱包)加工厂规模不大,而且原材料也是从中国进口 。”他介绍道 。
叶少东原本在罗马尼亚,1997年想去南斯拉夫,但那边在战争,于是申请乌克兰的签证,于1999年去到敖德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