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考个证多赚十几万?培训机构坑惨打工人

投稿|考个证多赚十几万?培训机构坑惨打工人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深燃,作者 | 王敏,编辑 | 向小园
“考什么证,能让你一年轻松多赚十万?”
“考收纳师可以,这个行业才刚兴起,完全没有门槛……”
这类“勾引”打工人购买课程、报名考证的广告,在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站上并不少见 。广告中让人眼红的职业,除了收纳师,还有家庭教育指导师、碳排放管理师等等 。
而且这些广告会告诉你,想赚钱吗,先来考证 。
这的确切中了打工人的需求 。走出校园、步入职场后,他们中的很多人抱着提高收入、职场晋升的想法,纷纷踏上考证的征途 。
但走着走着,很容易就会掉进坑里 。
有些专门为打工人们提供考证服务的职业教育机构,早已虎视眈眈 。他们最擅长“变脸” 。消费者交钱前,机构“老师”会“画大饼”诱导付费、过度承诺,让一些消费者以为“交钱就能拿证,拿证就能赚钱” 。可交钱后,之前说的承诺实现不了,证也拿不到,机构“老师”就以沉默回应,或直接消失 。被割了韭菜的打工人真是“叫天天不应” 。
截至3月27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证、退费”这两个关键词相关的投诉达24467条,涉及健康管理师的投诉达11057条 。
更大的陷阱是,不明真相的打工人辛辛苦苦考到了证,但实在没有含金量,只能压箱底 。
据深燃总结,在打工人中比较热门的证书,大致有两类 。
一类,是国家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比如注册会计师、一级建造师、教师资格证等,往往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考核体系已经基本标准化 。
另一类,是水平评价类技能证书,包括随着新职业崛起而出现的证书,如碳排放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考核尚未有完全统一的标准,由行业相关部门或协会组织,属于社会化等级认定 。
这些证书的含金量千差万别 。有的是国家级准入类职业资格证,打工人拿证之后才能上岗,有的只是企业、机构发放的培训证书 。但无论证书是否有价值,想割韭菜的职教机构们早已为考证的打工人们布置好“陷阱” 。
“陷阱重重”的职教机构,在打工人付费前后会有怎样的“两幅面孔”?面对具有“流氓”气质的职业教育机构们,打工人们考证时,应该如何才能擦亮眼睛?本文就来盘一盘 。
付费前:画大饼、PUA在你有考证需求的第一时间,职教机构的“老师”们,总是能“见缝插针”、“对症下药”,快速出现在你面前 。
对于考证需求明确,比如想借此提升个人能力或是职场晋升的打工人,职教机构的“老师”会紧紧抓住他们的心理,频繁推销,几乎相当于“逼单” 。
杨路就是出于工作需求打算考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的一员 。今年2月,他查询资料时,在一家考证机构的官网留下个人信息后,对方就加了他的微信,然后每天通过微信、电话“骚扰”,给杨路传递一些让他焦虑的信息,比如课程的优惠马上就没有了 。
被推销了两周后,杨路终于花3290元入了坑,买的是从报名到培训的一站式服务 。
投稿|考个证多赚十几万?培训机构坑惨打工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