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喜马拉雅再战港交所,这次能成功吗?

投稿|喜马拉雅再战港交所,这次能成功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商业数据派,作者|文斌
【投稿|喜马拉雅再战港交所,这次能成功吗?】喜马拉雅又要上市了 。
3月29日,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断断续续近一年的上市历程迎来新的进展 。
算起来,这已经是喜马拉雅第三次提交招股书了 。最初,喜马拉雅打算赴美上市,并在2021年4月向纳斯达克提交了上市申请,但随后又主动取消了申请 。
同年9月,喜马拉雅转投港交所,但交表之后却一直没有进一步动作,直到今年3月份,届满6个月的招股书因审计数字过期而失效 。
所以这一次重新递交招股书,整体数据上和之前披露并无太大不同,只是按照港交所的上市要求,更新了数据和资料 。
更新的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喜马拉雅全端月活跃用户达到2.679亿,同比增长24.4% 。其中,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1.156亿,物联网及其他开放平台月活用户1.523亿 。据灼识咨询报告,2021年平均月活跃用户在中国在线音频应用中排名第一 。
目前,喜马拉雅主要收入仍然来自订阅、广告、直播及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 。
招股书数据显示,喜马拉雅2021年营收58.6亿,同比增长43.7% 。其中,2021年喜马拉雅订阅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49.0%;广告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38.8%;直播收入为10亿元,同比增长39.6% 。
投稿|喜马拉雅再战港交所,这次能成功吗?
文章图片

但营收增长同时,亏损也在同步扩大 。从2020年到2021年,喜马拉雅年内亏损分别为28.82亿元和51.06亿元;调整后,2021年亏损由2020年的5.39亿元扩大至7.59亿元,但毛利率从2020年的49.1%提升至2021年的54.0% 。
亏损扩大的原因,招股书解释为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以及公司在内容获取,销售及营销活动以及研发活动方面产生的开支 。
投稿|喜马拉雅再战港交所,这次能成功吗?
文章图片

可以说,当前喜马拉雅面临的,仍然是高昂的内容与用户获取成本和低效的变现能力之间的矛盾 。
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智能家居、智能音箱和车联网终端的普及,喜马拉雅在移动终端之外的场景得到进一步普及 。数据显示,2021年喜马拉雅物联网及其他开放平台月活用户已达1.52亿,同比增长35% 。其中,车载智能终端和家用智能终端月活跃用户为0.49亿 。
01、内容投入无底洞,盈利仍是大问题内容成本居高不下,对于在线音频平台来说一直都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和荔枝FM专注于UGC内容不同,喜马拉雅走的是多元化的内容变现方式,其内容由PGC、PUGC和UGC三种方式构成 。
具体操作中,PGC主要由出版社、网络文学平台、以及德云社之类的专业内容机构和吴晓波、余秋雨等具有IP价值的专业人士构成 。
PUGC则主要是平台中具有专业能力的创作者,平台为他们匹配合适的版权内容,进而帮助他们产出专业的内容 。UCG则是用户自发的内容生产 。
2021年,喜马拉雅平台上PGC和PUGC的内容时长仅占内容总时长的9.7%,但却贡献了全平台54.6%的收听总时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