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造车新势力,2021请回答

投稿|造车新势力,2021请回答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光锥智能,作者|孙光辛,编辑|刘雨琦
造车新势力的格局,在2021年一整年角逐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鹏、蔚来、理想三家财报相继发布,答案也逐步浮出水面 。
2021年,“理小蔚”量产后,首次年交付量均逼近10万大关,这对于国内整个造车新势力来讲,是一个新的转折点 。
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在跌宕起伏中度过 。
价格上涨、销量下降,几乎成了2022年开年的主旋律 。随着行业巨头特斯拉宣布涨价,国内品牌接连跟进 。一方面是由于原材料尤其是“三电”的价格上涨,导致理想和小鹏平均涨价在1万元左右;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导致的第四季度销量大幅度下降 。
与涨价和销量滑坡一同到来的,还有供应链端的挑战 。2月,苏州遭遇疫情,理想等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受到影响,3月上海的大规模疫情,也让三家的线下销售收到强力阻击 。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此时三家发出的财报更加值得关注 。通过数据梳理,光锥智能发现无论是国内的竞争格局还是国际趋势,财报中都透露出了一些关键性的改变:
  • 交付量层面:“理小蔚”座次调整,小鹏升至榜首,蔚来下半年疲软,以毫厘之势领先理想;虽然交付量相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速,但相比于2020年特斯拉首次实现盈利时的50万年交付量,依旧相差甚远,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 业绩层面:三家营收都在100%~300%增速之间,仍在快速增长 。另外,在毛利率上,涨价是提升毛利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持续亏损局面仍未改变 。扭亏为盈的拐点在何处?理想汽车已经出现单季盈利的情况,蔚来也提到预计在2024实现盈利 。
  • 趋势层面:在成本和政策双重承压的背景下,三家均在加大研发投入,其中包括自动驾驶系统、芯片、“三电”以及人才的招募,同时三家均准备在2022年推出新车型,在新的细分市场中,以新车带销量 。
对比来看,三家车企在各方面的表现各有喜忧,但可以确定的是,2022年的角逐一定更加强劲,三家的交锋点也会越来越多 。
狂奔中的新排位全球性的供应链问题对车企都是一种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交付能力愈发成为新能源赛道竞争的关键,交付量的重新排序,也是此次三家财报中最受关注的改变 。
2021年,蔚来的交付量为91429辆,同比增109.1%;理想汽车的交付量为90491辆,同比增177.4%;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为98155辆,同比增263% 。
投稿|造车新势力,2021请回答
文章图片

可以看到,小鹏增长强劲,且主要集中于第三和第四季度的成倍增长,而理想由于“一拳打天下”,其增速在三家中保持稳定 。相对于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蔚来在后半年交付量增速疲软且峰值突破力差,全年没有一个季度交付量超过3万,以致丢失第一的宝座 。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阶段,不进步就意味着倒退 。
财报显示,2021年,蔚来总收入为361.36亿元,同比增122.3%;理想汽车总收入为270.10亿元,同比增185.6%;小鹏汽车总收入为209.88亿元,同比增259.1% 。小鹏汽车因销量的增长,收入增速最大 。虽然目前从销量来看,蔚来仍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但理想和小鹏的增速都十分迅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