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美团必须做好电商

投稿|美团必须做好电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20社,作者 | 贾阳
翻开最近公司财报和新闻报道,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公司正在最大限度地追求“复用”——复用平台、物流、网点等,这些在上一轮互联网浪潮中铺起来的基础设施 。
新的扩张机会肉眼可见地减少了,这种对资源的重新统筹,成了“降本增效”最直接的依托 。
比如,贝壳在整个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时,提出了基于已有系统的新增长点——家装标准化 。贝壳在全国的新房/存量房市场占比都达到第一,去年Q4向圣都家装发起收购邀约 。这一庞大的流量基础和标准化透明化的服务能力,能够以最低成本去赋能,实现家装的规模化标准化 。
比如,京东越来越强调对自己物流能力的复用 。京东物流向外开放的战略,终于尝到了盈利的甜头,Q4利润率终于转正,一举达到了2.4% 。京东如今又要增持达达,把这个即时配送公司更充分划入体内,而达达不仅在大促期间直接承接京东的订单,还在京东本地零售“小时达”的战略中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位置 。
再比如,拼多多在多多买菜业务的拓展(尤其是开城BD)早已经告一段落,多多买菜很好地利用了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的流量效应 。而到了今年,买菜业务也需要反哺主站了 。据媒体报道,春节开始多多买菜大力推广快递驿站业务 。
时代母题赋予美团的使命也变了 。
在2020年以前,美团的主线逻辑非常清晰,那就是外卖+到店酒旅业务的规模效应自我实现,随着补贴降低,利润会开始越滚越厚 。这个节点发生在2019年Q2,美团不可阻挡地扭亏为盈 。
而金闪闪现金牛的形象只维持了一年左右 。
美团马上迎来了两大挑战:耗费重金杀入社区团购新战场,令美团重新陷入亏损,而巨亏打下的疆域要如何盈利?监管给出巨额罚单后,更是重新调整了美团原有商业模型的参数,利润的雪球要如何再滚起来?
就美团最近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多少也带着“复用”的意思 。
先来看社区团购 。热衷无限战争的美团2020年又开辟了这个非常烧钱的新业务,新业务及其他的经营亏损在2020-2021年分别达到109亿元、383.9亿元 。烧钱换增长的打法,帮助美团优选迅速打开了局面,如今稳定跻身社区团购Top 2阵营 。
王兴曾在2020年度财报会议上说,美团优选是十年才有一次的重要机会 。美团在财报会议中非常昂扬地展望了亏损拉新的必要性,“未来几年,美团优选业务有望触达3-4亿新增用户 。”
这对一直难以下沉的美团来说,价值巨大 。如果预期落地,美团将成为比肩淘宝、微信的10亿量级国民级应用 。
2021年一、二季度,美团分别新增年度交易用户5870万和5910万,成为中国单季度用户增量最大的互联网平台,远超过拼多多、阿里和京东同期 。
而到了2021年下半年,两季累计新增在5700万左右,拉新效果明显下降 。要知道,下半年新业务及其他亏损仍有211亿元,不比上半年少 。
另有一点值得注意,花了巨大成本获取的新用户,目前还未被有效导流成为美团现金流业务的用户 。2021年度用户同比增长35.2%(1.8亿左右),但餐饮外卖用户同比增长仅为13% 。
一则虽然在产品形态上,美团把外卖、酒旅、到店、出行等几乎所有业务都汇集在一个超级App入口,买菜做饭和点外卖存在互斥;二则从业务属性来说,美团付出巨大成本搭建的商户-外卖基建,和货-仓-配-社区自提基建,在空间上的协同性是有障碍的,尤其是当美团优选已经下沉到了镇和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