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股|港股SPAC开闸首季,谁能玩转这场资本新游戏?丨科股头条( 四 )


除此之外,美股SPAC相较于港股,门槛更低 。以首发募集资金规模为例,港股规定不能低于10亿港元,而通过SPAC并购交易在美国上市的SPAC并购目标大部分都达不到这一规模,此外,10亿港元也是公司选用传统方式在港股主板上市所需最低市值(5亿港元)的两倍 。
正如港股此前就SPAC制度收到的市场回应,其中就有观点称,“若SPAC物色创新或新兴产业中规模细小的SPAC并购目标,但须符合10亿港元的门槛才可上市,那他们其实可选择经传统IPO上市 。”
“SPAC的主力应该是小规模公司,但这个条款对小公司并不友好,很新的技术、还是处于早期的公司,一口气融资10个亿,是比较难的,这可能导致最终符合标准的企业不会特别多 。”杜坤说道 。
他认为,类似于香港18A开闸后表现,冲在港股SPAC并购第一批的企业有更大可能性吃到新制度的红利,速度慢的“可能就不行了” 。长期来看,SPAC上市会逐渐演变为一个小圈子的投资,即在某些领域具有丰富资源和较高声望的投资人才能持续玩下去 。
就货币政策而言,中国香港当前可谓腹背受敌 。
香港作为实施联系汇率的外向型城市经济体,与美元直接挂钩,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加息讨论甚嚣尘上,港股也一路为政策转向带来的溢出效应买单,恒指持续下行 。今年3月1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紧接着,中国香港特区金融管理局公布上调基本利率0.25% 。而根据美联储的点阵图,预计2022年将加息7次 。
一方面,美联储持续加息将为香港增加压力,这将直接影响港股的资金流通性,另一方面,港股大跌之际,国际局势波诡云谲,外资撤退迹象明显,港股流通性备受考验 。此种环境之下,SPAC制度的推出,似乎缺失了丰沃的生长土壤 。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此前表示,SPAC并非主流的集资方式,估计SPAC未必能显著带动香港今年全年的集资总额 。但他也指出,集资渠道及产品增加,有利于吸引更多市场参与者来港,也有利于将本港打造成区域集资中心 。
稍早一点,被称为“亚洲SPAC教父”的Jason Wong预计,今年至少有40家SPAC公司可能在香港上市,但具体今年有多少家SPAC公司落实在香港上市,将取决于接下来几笔交易的表现 。
SPAC能带来什么?在美股市场,SPAC确实为市场带来了不少惊喜,但情况也正在发生变化 。
2021年12月,美国证监会开出1.25亿美元大罚单,与“卡车界特斯拉”Nikola(NKLA.US)达成和解,监管当局对Nikola首席发言人Milton本人的诉讼仍在进行中 。
该公司在2020年6月通过名为VectoIQ的SPAC实现快速上市,但却在原型车加氢时间、总部氢燃料站状态、计划中氢能生产的预期成本等方面存在不实陈述或遗漏重要事实,误导了投资者 。
而针对Nikola的处罚和对其发言人的起诉,都是美国证监会收紧SPAC监管明确信号 。美国证券监督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加里·詹斯勒(Gary Gensler)去年末也表示,针对SPAC更严格的监管规则即将出台 。
今年3月末,SEC提出的监管草案对SPAC新监管举措主要包括五大方面,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的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的观点称,这预示着SEC整顿SPAC乱象进入实质性操作环节,但它也可能促使SPAC市场短期内陷入低迷窘境 。

一是修改SPAC公司的定义,令SPAC公司业绩指引信息披露不再适用免责条款;
二是要求SPAC公司在递交上市表格时,其目标私营公司必须是共同注册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是增强针对利益冲突、费用责任与稀释投资者持股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