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创新之王( 二 )


西方国家“卡脖子”,能卡在摇篮里,绝不等到少年期 。即便后来交了1.5万美元保释金被释放,钱学森始终处于美国政府的监视中 。
直到1955年,在历经5年艰辛之后,钱学森才得以回国 。
然而,核武器研发属于国家机密,即便科学家们掌握了原子核知识,也很难造出原子弹 。
刚开始,苏联答应帮中国建一个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和一个浓缩铀工厂 。后来闹僵了,苏联不仅单方面撕毁协议,还撂下狠话: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在没资料、没经验的情况下,邓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 。
那时候,由于条件艰苦,邓稼先和同事们只能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计算 。为了演算一个数据,往往需要一日三班倒 。算一次,一个多月 。算九次,就是一年多时间 。每当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整整8年,妻子许鹿希都不知道邓稼先究竟在做什么工作 。直到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许鹿希才恍然大悟 。
同样一脸震惊的还有于敏的太太 。
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更大,技术也更复杂 。1965年秋天,在于敏的组织和部署下,我国成功突破氢弹理论,并发明了独一无二的“于敏构型” 。而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一种就是“于敏构型” 。
相较于T-U构型,“于敏构型”体积更小,维护成本更低,核弹头的使用期限也更长 。
“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1967年6月,我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他的太太激动地表示 。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103个月,法国用了102个月,苏联用了75个月,中国只用了32个月 。
而这背后离不开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是战略科学家,也是当之无愧的“创新之王” 。
021978年3月,北京的空气里还透着一丝寒意 。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却显得格外热闹 。
会场内红旗飘扬,5000多位科技界的代表们相继入场 。他们前面的主席台上悬挂着6个大字:全国科学大会 。
在此之前,包括“两弹一星”元勋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都被扣上了“臭老九”的帽子 。在那十年阵痛里,我国载人航天计划被叫停,邓稼先等人被调到青海基地“改造、学习”,中国刚刚发展起来的科技事业遭到巨大冲击 。
彼时,已经是美国国籍的诺奖得主杨振宁准备来中国访问 。邓稼先被列在了访问名单中 。
“我尽管不信佛,但是对这件事情总觉得冥冥之中上天有个安排,让杨振宁来救邓稼先一命!”邓稼先妻子许鹿希后来回忆 。杨振宁此次中国行不仅救了邓稼先,还救了一大批科学家 。
为了举办科学大会,可谓举全国之力 。当时,北京的酒店并不多 。为了把好一点的酒店腾出来招待与会者,在科学大会举办的10多天里,北京暂停了其它全国性会议 。
也是在这次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简称“八年规划纲要”),“农业科学技术”被放在集中力量攻关的第一位 。
与会代表中,有一个身着中山装的瘦弱男子,叫袁隆平 。
一次偶然的机会,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试验田中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水稻 。后来,他又找到几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成功繁育,彻底推翻了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说 。
只可惜,没等大展身手,他也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