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男孩因脑胶质瘤去世,父母胸前挂儿子照片完成旅行遗愿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位于北京西郊,从大门进入,走过一条百米来长、两边种满茂密树木的小路,进到住院部,坐电梯到14楼,左转,可以看到墙上6个大字:安宁疗护中心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男孩因脑胶质瘤去世,父母胸前挂儿子照片完成旅行遗愿
文章图片


医院里似乎永远都是坏消息,她觉得自己完全不是白衣天使,“我有一种负罪感和内疚感,我一直视自己是一名‘黑天使’”,看着病人和家属受尽折磨,痛苦地分别 。有时候病房一天要送走7个人,他们要做好遗体照料,合上眼睛,堵上七孔,或者擦拭身体 。
心情实在糟糕的时候,她就到附近的公园或者大学操场上待着,听歌,坐上一两个小时,什么也不想 。要不写日记,写完之后保存起来,或者撕成碎片扔掉 。2015年底她跟母亲讲,她想离职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男孩因脑胶质瘤去世,父母胸前挂儿子照片完成旅行遗愿
文章图片


关于临终关怀的课程,是护士长带温向娟去听的,就是在2015年冬天 。
那时候,她开始思考关于临终治疗的一些问题,比如病人走之前挂很多营养液,“我就在想,他已经临终,这营养液对他来说还有用吗?有时候,是家属要求我说,他吃不进东西了;或者问我,他不吃东西,会不会饿着?其实,很多医学论文说,最后不用这些,因为他的机体代谢很慢,输很多营养液反而吸收不了,囤积在体内增加负担,对他来说是很难受的 。”
又过去两年,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成立,温向娟成为中心第一批医护人员 。死亡更频繁地摆在她面前,光是2019年,就有180多位病人在这里离开,平均每两天,走1个 。
病人在中心平均住院时间只有20天左右,而一旦有人离开,立马就有排着队的新病人住进来 。
一天,一个奶奶跟温向娟说,她不愿意志愿者来陪她 。她说,志愿者老跟她说,“没事,你放宽心,你会好的” 。
“我得癌症我还好啥啊,又不是他得 。”奶奶抱怨道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男孩因脑胶质瘤去世,父母胸前挂儿子照片完成旅行遗愿
文章图片


在安宁疗护中心,他们从不谈论病情,除非病人开口问 。
有个病人问过温向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温向娟不知道如何回答,谁也不知道确切答案 。于是她问对方:“你需要多长时间呢?”
他说,他需要3年,想看到儿子结婚、生子 。
“可他儿子还小着呢,还在上大学 。”
温向娟继续问他:“你儿子结婚的时候,你想对他说什么呢?等到孩子出生,你想说些什么呢?”
让那些故事在想象中发生一次,来缓解不安、遗憾,“他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开口说了,让他有一个倾诉的地方 。”
人来来去去得多了,有时候,温向娟记不得哪些事情究竟发生在几月份,于是就用季节来记忆 。
有一个年轻人是夏天来的 。
2017年发现得了直肠癌之后,他在不同医院治疗过,最后到了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 。他的腹部右侧有溃烂,疼的时候就打止痛针,后来一天四五针都不够,只好用上止痛泵 。
骶骨也疼得厉害,因此不能躺、不能坐,只好在床上堆上被子,趴在被子上休息 。长时间的跪姿,使他的整个腿都肿了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男孩因脑胶质瘤去世,父母胸前挂儿子照片完成旅行遗愿
文章图片


有时候,妻子就和他背靠背坐着,这样他可以稍稍往后倾一下 。
妻子和母亲陪他住院,他的病房常常很乱,到处都是快递盒子,“他说,他活着纯粹是为了他妈妈和媳妇 。”
温向娟知道,他的购物车里加了很多东西,“每次叫外卖也点很多吃的,但是他自己不吃,给他妈和他媳妇吃,因为她们不能出去,怕她们不好好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