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肝|肝神在上:谁能拯救七千万慢性丙肝病患?( 六 )
阿尔特和霍顿对防止输血后肝炎和发现丙肝病毒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0年,二人荣获被视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
药物开发之争
1957年,英国病毒学家艾萨克斯(Alick Isaacs)和林登曼(Jean Lindenmann)正在研究流感病毒 。当时已知流感病毒能感染体外培养的鸡胚胎细胞,把细胞杀死 。不过二人发现,如果先用加热灭活的流感病毒处理细胞,细胞就能对流感病毒产生抵抗力,之后再遇到活病毒,也不会被感染 。他们推测,鸡胚细胞接触到死的流感病毒以后能产生某种物质,抑制流感病毒的生长 。他们把这种物质命名为“干扰素” 。
保护我们身体的免疫大军中有一支前哨部队,称为天然免疫系统,它是人体与生俱来的保护机制,构成对抗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这支前哨部队的一个主要武器,是由人体细胞产生的具有不同免疫功能的一些小分子蛋白质,统称为细胞因子 。干扰素就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 。继艾萨克斯和林登曼之后,其他研究者陆续发现干扰素有许多重要的功能,例如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繁殖 。而且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没有专一性,并非只针对流感病毒,而是对许多病毒都有效 。
早在丙肝病毒发现之前的1986年,就有人尝试用干扰素治疗非甲非乙型肝炎,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991年,干扰素被正式批准用于治疗丙肝 。以干扰素配合一种小分子抗病毒药利巴韦林(ribavirin),用于丙型肝炎,可以在大约一半的病人中实现清除病毒,彻底治愈的理想效果 。由此,丙肝成为干扰素在临床应用中最主要的适应症 。
遗憾的是,干扰素疗法的副作用极为严重 。接受治疗的病人会出现发热、疲倦、肌肉酸痛等等一系列症状,类似得了流感 。这是因为人体被流感病毒感染后,天然免疫系统受病毒刺激,产生干扰素来对抗感染 。流感的临床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体内产生的干扰素及其它细胞因子的副作用 。除此之外,干扰素还可能引起严重的抑郁症 。许多病人由于不能忍受这些副作用,无法完成24周到48周的正常疗程,被迫降低剂量或者中断治疗,严重影响了疗效 。
治疗丙肝的高效低毒的理想药物,直到2010年才出现 。这一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可以追溯到丙肝病毒发现伊始的1990年代 。其中的两位关键人物,在他们开始进行研究时,未必预见到自己的工作日后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
尽管霍顿得到的丙肝病毒基因克隆为开发丙肝检测试剂铺平了道路,但要证明这一新病毒的确是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还缺少最后一个关键证据,那就是将克隆的病毒基因组接种到黑猩猩中,能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 。
除此之外,为了研究丙肝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尤其是在肝细胞中复制生长的特性,就必须让病毒在实验室里培养的细胞中生长 。丙肝病毒基因组被克隆以后,就有人将它输入体外培养的细胞中,结果发现,虽然克隆的病毒基因组可以指导合成病毒的各种蛋白质,却不能产生新的病毒颗粒 。原因何在?
1996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病毒学家莱斯(Charles Rice)发现,丙肝病毒RNA分子的末端有个特别的结构,在被克隆的丙肝病毒基因组中丢失了 。会不会就是这个缺失的结构影响了病毒的生长复制?
莱斯构建了新的丙肝病毒基因组克隆,将RNA分子末端的这个结构添补回去,然后满怀希望地把这个“完整”的病毒RNA注射到黑猩猩肝脏内 。黑猩猩还是没有得上肝炎,哪怕表现出任何遭到感染的迹象 。实验失败了 。
不为挫折所阻,莱斯继续探索 。他进一步发现,克隆得到的丙肝病毒基因组中有一些突变 。他推测,这些突变可能在被克隆之前就已存在于宿主内,也可能是在被人工克隆的过程中发生的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突变可能影响了病毒RNA的复制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突变恢复到突变发生前的核苷酸呢?
推荐阅读
-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发病后,身体往往会有这4个症状,若你符合,趁早检查
- 肺癌|饿死癌细胞,中国专家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有望将肺癌变成慢性病
- 慢性消耗性疾病|美生物实验室又漏了?得州出现致命“食脑”疾病,民众慌了
- 乙肝|预计2030年消除乙肝!我国需要大规模检测和治疗慢性乙肝人群
- 乙肝|慢性乙肝能治愈吗?专家:目前已经能够实现临床治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癌”来袭,你了解吗?
- 乙肝|世界肝炎日|走出病毒性肝炎重重误区,乙肝丙肝防治突破大,多药物纳入医保
- 慢性肾脏病|它在伤害60%的肾病朋友,是慢性肾脏病最大的敌人
- 慢性胃炎|为什么会得胃炎?得了胃炎怎么办?
- 慢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不仅仅是腹泻,这6种表现,符合一个也得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