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沉寂的生命也有尊严,他为植物人建“港湾”( 二 )


照顾“植物人”5年的温静和许多患者家属都成了朋友,她告诉采访人员,居家照护“植物人”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家里实在照顾不了,而家属又希望让患者多活一天是一天,毕竟“人在,家就在” 。
(小标题)艰难的创办路
为什么要创办植物人托养机构?相久大说,当一个患者被“宣判”为植物人时,患者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尴尬,一个家庭的未来都有可能因此蒙上一层阴影 。“大医院床位紧张,养老机构又不好进,导致植物人的照护进入了一个尴尬境地 。”
2015年,相久大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反对,毅然辞掉工作,卖了一套房子,拿着160万卖房款在密云水库旁的山沟里租了一套毛坯房,改造成了托养中心,以延续生命之意将其取名为“延生托养中心” 。
相久大说,为“植物人”提供基本的医疗和生活照护,让患者自然、平静、带着尊严走完生命最后一程是托养中心的理念,家属只有接受这个理念,才能把亲人送到这里 。
2015年3月,托养中心接收了第一名“植物人” 。第二年,患者仅收了3名 。初期,巨大的投入像是打了水漂,让相久大的心里有了些许焦虑,同时中心的护士也逐渐开始流失 。温静说,最难的时候,7个护士走了4个,还有前来应聘的护士发现自己还要给便秘的患者用手抠大便,无法接受,第二天就辞职了 。
直到2017年,这里的患者才增加到8个,原先的病房已经住不下,也无法接收新的患者了 。相久大用了一年时间才找到现在这个院子,迅速进行改造和扩建,将患者转运至此 。如今,33张床位都已住满,新的病房仍在装修改造 。
温静告诉采访人员,托养中心现有的20名护士,每6个护士负责一个病区 。每天护士负责给患者做口腔、尿道口护理、翻身拍背、吸痰、喂饭 。每周二会为患者刮胡子、剪指甲、泡脚,每周四为病人换洗床单 。由于“植物人”没有自主排便能力,护士还要帮病人排便 。
“‘植物人’是有生命的,他们也有生存权,有尊严,应该被认真、妥善地照护,让他们在生命的末期也能有尊严地离去 。”相久大说,“成立照护中心不为别的,只为能解脱一个家庭,尊重一个生命 。”
老安妻子的手骨已经变形,左手手指向外弯曲,右手半握,把大拇指攥在手心 。尽管有专业的护士照护,老安还是每天都会来给妻子按摩四肢,上午下午各三个小时,风雨无阻 。
他说:“她就这么躺在这里,一动不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哪里不舒服我也不知道,只有每天好好照顾才能让她感觉到活着的尊严 。”
采访人员了解到,托养中心自创办起,实行每月7500元打包费用,前三年一直在亏损,如今,相久大已经投入了500万元左右,其中160万来自卖房所得,其他的来自借贷 。今年上半年,在收住人数增加后,中心收支才达到平衡 。
(小标题)“植物人托养之困”
自2014年申办营业执照起,相久大就感受到了其中的重重阻碍 。他告诉采访人员,当时没有哪个行政部门同意审批与“植物人”托养相关的机构,最后只能以创办残疾人托养扶助中心的名义,在密云区民政局拿到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
目前,登记证书将于今年到期,需要换领登记证书并更新注册地址,主管单位也将面临变更的问题 。这意味着若在到期之前无法找到新的主管单位,登记证书将会被注销,托养中心也将成为“非法经营”的“黑户” 。
5年时间里,延生托养中心共接收了74位病人,有43人在照护下完成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但对于即将收住在非法经营的机构内,不少家属也对相久大表示同情,希望有关部门可以解决托养中心的“身份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