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北京:低风险地区防控首次提出密切接触者记录制度( 二 )


对出现呼吸道症状的老年人,加强健康监测,尽可能安排单间居住并佩戴口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健康监测并不是隔离观察 。健康监测是指单间居住、单人就餐、不与其他老人密切接触,确需与其他老人密切接触的,要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
对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员工,应先行离开工作岗位,不与其他老人密切接触;对出现发热症状的员工,应第一时间立即向所在养老机构报告,同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进行诊断治疗 。
有呼吸道等可疑症状的人员(返院人员、探视家属、维护保障等人员)不得进入机构 。
三是继续严格坚持进院人员佩戴口罩制度 。探视人员、通勤员工和评估人员、调查人员进入机构老年人生活区时,应全程穿戴医用外科口罩、鞋套和医用手套 。
特别说明:
《防控方案》在优化健康监测管理中,重点关注了三个变化:
一是要查验应用程序“北京健康宝”的“本人信息扫码登记”状况,关注14天旅行史;
二是关注是否有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症状;
三是对出现发热症状的员工,应第一时间立即向所在养老机构报告 。
2
规范员工通勤,对员工进行错时管理
通勤员工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做到正确佩戴口罩,随时做好手消毒,保持安全距离 。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严格遵守“四个洁手时刻”:接触服务对象前、执行服务过程中、接触服务对象生活废弃物后、清理环境卫生后 。
通勤员工与常驻机构员工在室内共同工作时,应佩戴口罩,用餐和休息时应分开错时 。这也是通勤员工管理的一个新变化 。
对新入职员工及京外返岗员工,经核酸检测无异常后可直接上岗,其中京外返岗员工不含北三县等环京地区通勤员工 。
暂不接收来自中高风险区域的人员入院 。凡身体有可疑症状的员工不得带病上岗 。
3
调整在院老年人的“2个出入管理”程序
对有事确需外出(不含临时就医)且当天能够返回机构的老年人,经向机构负责人履行报批程序、说明去处及事由,机构可不安排工作人员陪同 。因事临时外出的老年人外出期间做好防护,不得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不得离京,返院后可不再安排隔离观察,但应加强健康监测 。
临时外出就医老人(含急诊、透析、化疗人员)返院后(当天去当天回的),应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自返院次日起7天内,在院内单间居住、单人就餐,且不与其他老人密切接触 。如确需与院内其他老人接触的,应佩戴口罩,且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对于留观、住院就医老年人返院,除健康监测7天外,应当进行核酸检测且检测结果为阴性 。
外出就医老年人返院采取“单间居住、健康监测”的管理,并不是隔离医学观察,两者要求有很大不同 。隔离医学观察是对高风险人员与外界隔离,在疾控部门的监督下采取严格的监测、消毒措施 。养老机构临时外出就医老年人返院后,是需要单间居住、单人就餐,如确需与其他老人接触的,应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
回家返院老年人、新入院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应在入院前进行核酸检测且检测结果为阴性,并在院内单间居住、健康监测满14天无异常后,恢复院内正常生活 。
对未备案集中租住老年人场所的疫情防控措施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处理,不能搞“一刀切”式的封闭管理,集中租住老人场所中基本是单间居住 。临时外出老人返回后按照相应规定做到单间居住、健康监测等措施 。
特别说明:
随着疫情防控实践经验的积累,《防控方案》结合疫情防控中老人集中反映的诉求,优化了临时外出老人管理程序,针对有事确需外出和临时就医的老人返院程序进行了调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