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比清华大学刘瑜更有良心的教育建议:鸡娃必须掌握5大规律( 四 )


记住,父母应该给予的是具体化的、针对行为的认可,而不是针对孩子本身给出泛泛的表扬或者过度夸奖 。
比如当孩子考试中取得了“双百”的好成绩,父母要针对孩子这一次考试的成绩给予肯定与鼓励,“宝贝,你这次两科都考了一百分,爸爸妈妈很开心,你的努力取得了回报” 。而不要说“宝贝你是最棒的,你实在太聪明了!”
父母还要引导孩子意识到真正的成功必须持续、长久地努力及付出 。
第三,一定要培养孩子塑造积极的三观和良好的“逆商” 。
三观是一个人的灵魂,就算孩子的精神、情绪没有出问题,但如果三观走歪,比如贪图享乐,自私自利,好坏不分,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缺乏热爱和认可 。这样,孩子日后的道路也可能越走越歪,难以实现有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人生 。
还有逆商 。我们一再强调,如果想获得成功,排在第一位的高逆商,第二位是高情商,而智商应该排在第三位 。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主要体现的是智商;当然,良好的逆商和情商反过来也会帮助学习成绩上升 。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看到孩子成绩好就掉以轻心,孩子可能光有智商,但逆商和情商欠缺,表现接受不了一时的失败和打击,以及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而且孩子成绩一时落后,父母也不要过度焦虑,因为这正是一个引导孩子培养逆商的契机 。
那高情商是什么?这主要是指能比较好地理解自己、控制情绪,理解他人的认知和情绪,并懂得维护好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里面比较缺失的一环 。
第四,课外辅导班可以报,但要理性、适度,而且要充分与孩子沟通,切勿因为参加课外班而对孩子造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
最近,我们正在对一位青少年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深度心理干预 。她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对母亲尤其厌恶 。我们通过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发现,她的部分叠加性的心理创伤来自于上课外班 。
从她3岁开始,母亲便为她安排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而且基本都是母亲说了算,她没有话语权 。她不愿意去上,母亲就软硬兼施,逼迫她去 。
比如,她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但母亲不愿意报班,声称这对学习没有用 。但后来母亲又给她报了跆拳道 。年幼的她就已经发现端倪了:“跆拳道对学习也没用啊!其实妈妈就是想让我学她所喜欢的,根本不尊重我的感受 。”
她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还是对画画很感兴趣,又乞求妈妈让她学 。但妈妈泼冷水:“画画要从小学起的,你现在这么大了,学了也没用” 。这导致她长大以后,就算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也畏手畏脚,不敢尝试,认为要从小开始学才能学得好 。
应该说,这个患者的母亲出发点是好的,但也是没看清课外班的意义和真正目的,随大流、人云亦云 。看别人学了这个,她也想孩子学;别人说这个特长好、能加分,她就逼孩子去上课 。
更糟糕的是,她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当然,孩子的认知是有边界的,他们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为他们报班,只觉得上课很枯燥 。所以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他们更多的就是追求动物本能里的快乐 。
此时,家长的引导就很重要,并不是一定要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愿来,而是对于孩子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令孩子明白上这个课外班的目的和意义,会带来什么收获 。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要让孩子慢慢熟悉课堂环境和老师,能感受到上课的乐趣,他们才会愿意接受 。
话说回来,对于学科辅导班来说,我认为可以考虑只报2个学科 。一个是孩子的最弱项,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为过于严重的短板而拖了综合素质的后腿,掩盖了其优点,令他们缺乏自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