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2020年心血管领域研究进展深度盘点丨梅斯述评( 三 )


研究人员通过美国保险数据库获取患者数据,共纳入非冠心病人群1359560名,2015-2016年间发生心梗人群339890名 。在进行多因素校正后,较之男性,无冠心病史的女性发生心梗的风险为0.64,有冠心病史的为0.94 。同时,没有冠心病的人群中,女性新发冠心病的风险为男性的0.53,新发心梗的风险为男性的0.87 。
心血管|2020年心血管领域研究进展深度盘点丨梅斯述评
文章图片


CVD发生风险的性别差异 。doi: 10.1016/j.jacc.2020.08.027.
进一步分析发现,没有冠心病的女性相较于男性,全因死亡率为0.72,而有心梗的人群全因死亡率为0.90 。由此可见,非冠心病组中,女性罹患心梗、冠心病、心衰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低于男性,但在心梗组中,男女复发的风险较为相近 。
5、Cell:CVD相关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可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运转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肠道微生物副产物,这种副产物在临床和机制方面均与心血管疾病(CVD)有关 。这种名为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的代谢物已被证实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发挥作用,导致血小板活性和聚集增强,并在体内形成血栓 。
该团队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发现血浆代谢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与心血管疾病(CVD)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关,例如心肌梗塞,中风或死亡 。
PAGln是肠道微生物分解必需氨基酸苯丙氨酸的副产物 。苯丙氨酸存在于许多植物和动物来源的蛋白中,包括肉类和豆类 。该团队称,蛋白质被消化并分解成单个氨基酸后,大部分苯丙氨酸被小肠吸收 。到达大肠未被吸收的苯丙氨酸可被肠道菌群代谢,形成苯丙酮酸和苯乙酸 。苯乙酸经肝脏代谢后产生PAGln 。控速步骤是细菌利用苯丙氨酸作为能量来源,最终生成的代谢物会转化成PAGln 。
心血管|2020年心血管领域研究进展深度盘点丨梅斯述评
文章图片


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PAGIn与心血管疾病和人类死亡有关 。doi: 10.1016/j.cell.2020.02.016.
该团队开始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叫做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新兴平台来识别与心血管疾病(CVD)相关的血浆代谢物 。他们选择了2型糖尿病(n=1162)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些患者更有可能出现与CVD相关的代谢紊乱,从而增加研究者发现新途径的可能性 。
接下来,发现肠道菌群衍生的代谢产物PAGln可增强全血、分离的血小板和动脉损伤动物模型中与血小板活化相关的表型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具有人体功能和基因工程研究以及无菌小鼠的微生物定植,结果表明porA基因有助于膳食中的苯丙氨酸转化为苯乙酸,随后宿主产生PAGln和苯乙酰基甘氨酸(PAGly)可以提高血小板反应性和血栓形成潜力 。使用遗传和药理学工具进行的功能获得和功能丧失研究均显示,PAGln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包括α2A,α2B和β2-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细胞事件 。因此,PAGln代表了一种新的促进CVD的肠道微生物群依赖性代谢产物,能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发出信号 。
该团队扩展了对糖尿病和心脏病潜在肠道微生物群机制的了解,并展现了它们作为治疗靶标的潜力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使用了新工具,展示了我们吃的食物是如何通过肠道微生物与健康和疾病风险联系在一起的,这可能为未来个体化的心血管疾病诊治提供帮助 。
6、BMJ & Circulation:少吃红肉,多吃植物蛋白,可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肉食在人类饮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居家过日子还是逢年过节,只要一顿饱腹的肉味就能带来极大的幸福感 。然而,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大量的食用哺乳动物源性食物可增加患癌风险以及CVD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