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念莹|20多年精神障碍自愈,比起运气,更重要的是掌握背后的康复规律( 四 )


换言之,她开始意识到不需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目光,性格上找回了一定的自信 。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发现,很多余光强迫症的患者都有一个扭曲的认知:把别人的评价看得比什么都重 。所以,当念莹逐渐纠正错误认知时,余光强迫症也就进一步消失了 。
第六个阶段,在教孩子背唐诗宋词时,唤醒并强化了她的逻辑记忆和相关的积极情绪体验 。
念莹说考研失败后继续回家带娃,这为日后的婚姻危机埋下了地雷 。但从疾病康复的角度来看,她要感谢这一段带娃的经历 。她教孩子背唐诗宋词时,其美好的记忆被激活了 。
念莹从小就爱唐诗宋词,不但熟读熟背,而且不是死记硬背 。她能体会到唐诗宋词的美感,动用的是逻辑记忆,且诵读时非常愉悦、享受,有强烈的积极情绪体验 。
也就是说,她带孩子背唐诗宋词时,关于逻辑记忆的强烈正性情绪全然被激活了,而且孩子背得好,她也非常开心 。在乐也融融的母女互动中,逻辑记忆的积极情绪反复激活、强化,逐渐覆盖了原来的图像记忆条件反射 。
我认为她的逻辑记忆不仅是恢复了,甚至是强化了 。当然,这也得益于原来的图像记忆条件反射已被大大弱化(第四个阶段在图书馆备研时已经察觉到),否则,其实还是难以覆盖的 。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图像记忆强迫症完全不见了,她的记忆模式恢复了正常 。又过了几年,她再次工作,经过现实验证发现余光强迫症也消失了 。
她说自己是一朝自愈的,但她可能也感受到,其实这是一个长期的、多方面叠加的逐步康复过程 。
03
所以,归根到底,念莹的强迫症能神奇自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她的分享中,她提及是自己心态改变了,不再对抗、不再焦虑,而是坦然接纳当下状态,原谅自己,并提及“算不算无意中实施的行为疗法”?我认为她的这种理解有点像曾经经典的强迫症心理疗法“森田疗法” 。
森田疗法的基本原则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引导患者顺其自然地接受症状,并以行动去做应该做的事,完成生活中的事务,颇有接纳现状,带病生存的意味 。
但在我看来,用森田疗法和行为疗法来理解念莹的自愈仍是比较表面的,对其他患者来说,也较缺乏指导意义 。
她之所以能神奇自愈,其实是因为她的康复经历符合了科学康复规律 。总结起来可以说是以下几个步骤,或者是以下几点:
第一,脱离原来的负性刺激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病理性条件反射不具备激活的条件了,至少不会继续恶化,还会有所减弱 。
如果念莹当时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纵使孩子带来了正性情绪体验,但余光强迫症带来的负性情绪也不断被激活,负性情绪很容易占了上风,反而可能令念莹更多感受到的是照顾孩子的辛苦,进而可能继发产后抑郁症 。
如果她当时就诊于精神科,精神科大夫了解到她少年时期曾感觉自己非常优秀,甚至感觉无所不能,就有可能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所以希望大家进一步看清楚,精神病学甚至精神医学中“症状学诊断”的局限性 。
第二,脱离原来的负性刺激环境后,要想方设法建立起新的、积极的正性情绪条件反射,新的条件反射越牢固越有利于后续的康复 。
对于念莹来说,这份建立来源于她对宝贝女儿的爱,以及温馨的亲子互动 。对于其他强迫症患者来说,什么事物能激发积极的、正性的情绪体验,这就因人而异了,需要大家自己去总结、寻找 。
丁念莹|20多年精神障碍自愈,比起运气,更重要的是掌握背后的康复规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心理干预来处理强迫症状时,也是类似的过程 。先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修复强迫症状相关的病理性记忆,这之后有的患者会残留习惯性的动作,但负性情绪体验大大减弱,甚至消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