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与一院故事|挑战疼痛 你看行不行

LIANYIYI
我与一院故事
连一医70周年院庆之际
启动了
“我与一院故事”征文活动
收到了许多医护、患者和家属来稿
老专家们也纷纷写来他们的故事
今天 , 让我们一起看看
连一医疼痛科老专家章云海的
《挑战疼痛 你看行不行》
【医生|我与一院故事|挑战疼痛 你看行不行】“不才不笨爱钻研 , 兢业爱岗有恒心” 。四十年来 , 我只做了一件事 , 那就是一直奋斗在当年并不被人看好和认可的麻醉镇痛之路上 。
医生|我与一院故事|挑战疼痛 你看行不行
文章图片


可是 , 好景不长 。几个月之后 , 住院部再行告急 , 麻醉医生捉襟见肘 , 无奈之中 , 又把科室人员撤回 。“开弓没有回头箭” , 我只有背水一战 , 苦苦支撑着 。记得那年冬天 , 恰逢一场大雪 。那天我出夜班 , 事先约好的六个患者 , 本以为不会来了 。结果 , 我赶到门诊手术室 ,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六位患者早已挂了号 , 齐刷刷的翘首以待 , 一个也不少!一位家住港口的老人说:今天 , 汽车停了 , 我做火车也要来!病患的信任和那眼巴巴的期盼 , 令我感动 , 让我难以释怀 。你说 , 让我如何不坚持?
疼痛病号口口相传 , 越来越多 。疼痛治疗经常与门诊手术的安排发生冲突 。终于 , 疼痛门诊问题再次引起了领导关注 , 又出现了新的转机和希望 。新来的院长找我谈话:为避免与门诊手术相互冲突 , 你自己寻找合适的房间 , 由院方协调 , 尽快搬离;麻醉科设立“二级科室” , 业务上相对独立 , 不但要开设门诊 , 还要有自己的治疗室 , 甚至还要开放病房 。在我的建议下 , 骨科模具制作室搬离了门诊大厅 , 疼痛门诊和治疗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后来 , 我们又先行开放了10张病床 , 疼痛专科初具雏形 。而此时 , 麻醉科已经发展壮大 , 实行了麻醉分组管理 。当时 , 我领衔了一个麻醉组 。在选聘组员时 , 便提出了“同时具备疼痛医疗资职 , 在完成麻醉工作的前提下 , 履行疼痛专科相应职责”的要求 。就这样 , 一个由精兵强将组成的疼痛医疗团队迅速建成了 。要知道 , 尽管各个组都铆足了劲在干 , 可以自豪的讲 , 我们组的手术工作量也是完成的最多的 。时而麻醉 , 时而疼痛 , 时而讨论医疗技术和外出进修 , 时而论证科室规划和设备采购 。年轻人的身上 , 好像有着一股使不完的劲 , 一时间干得风生水起 , 大家豪情满怀 。当年采购的偏正光治疗仪 , 至今还在病房使用 , 那具千辛万苦购来的真人全身骨骼标本 , 更成为不可多得的科研教具和科室发展见证 。说起来我们也算有些远见 , 到疼痛专科实行省级备案时 , 从门诊到病房 , 从医生资质到治疗病种 , 从拥有设备到科研项目 , 如此等等 , 应有尽有 , 卫生厅一次注册成功 。由此 , 我院一跃成为全省少数 , 全市唯一的经省厅注册 , 有着省级资质的疼痛专科 , 这是2003年的事 。
五年后 , 医院面向全国招聘了疼痛学方向的应届研究生 。时隔不久 , 国家卫健委下发文件 , 明确疼痛科为一级临床科室 。“树大要分叉 , 人大要分家” , 真的是发展的太快了啊 。麻醉和疼痛 , 都是大家挚爱的专业 , 原本就是一家嘛 。一些同志带着依依不舍 , 无奈的离开了疼痛专业 , 只有耿祝生医生毅然坚持 , 伴随着我带领着那名研究生“二次创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