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这些形象的比喻,精神科患教可以试试|温故知新( 二 )


患者:我一直在吃药,怎么没啥效果?
医生:治病如同农民种地,需要开垦、除草、播种 。你觉得地里长出东西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回答:几天吧)结出果实来,又需要多长时间(可能回答:几个月吧) 。就是这样的:药物就相当于种子,需要给它一些时间成长,作用于身体 。
3. 眼镜
患者:我现在好得很 。我觉得我的病已经好了,不用再吃药了 。
医生:你看那些戴眼镜的人,戴着眼镜,他们能看清楚东西;摘了眼镜,他们还能看清楚吗?你现在状况很不错,是因为你规律服药;如果停了药,就相当于把眼镜扔了,你可能也看不清楚了 。
4. 锁门
患者:我症状都没了,为什么非得让我继续吃药?
医生:你这次来医院,家门锁了吗?你是因为知道有贼在附近等着才锁门吗?我们锁门是为了避免有人闯进去,而规律用药也是类似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出问题的风险 。
5. 浇灌绿植
患者:我有一段时间没吃药了,但现在感觉很不错 。这是不是说,我以后就不用再吃药了?
医生:不给绿植浇水(治疗不依从),绿植不会立刻就死(立即复发) 。然而,一旦绿植真的死了(复发了),你就得从头再来了(重新开始治疗) 。关键是,你失去了一棵健康而茂盛的绿植(过去取得的进步) 。这么一想,坚持吃药是不是很重要?
6. 蒙眼过马路
患者:你的那些建议我一条都没听,但现在什么事也没有 。你是不是错了?
医生:把你的眼睛蒙上让你过马路,就算你这次安全地过去了,你还会再试一次吗?同样的道理,你可能属于运气比较好的,这一两次没复发,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所以,最好还是按照治疗计划来,不要冒险了 。
四、治疗差异
问题:患者及其照料者经常会把自己的治疗跟他人做比较,并提出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 。
患教原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独一无二的治疗 。
患教目标:患者及其照料者能够明白「同病异治」的道理 。
1. 五个指头
患者家属:我看门口那人也是这个病,为什么听说用的是另一个药?哪个药更好?
医生:这就跟我们的手指头一样,都是指头,长短胖瘦都有区别 。人也是一个道理 。选药的时候,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药的副作用和其他因素都会考虑在内 。
五、非药物治疗
问题:向患者解释心理治疗可能很困难,进而导致中途脱落及疗效不佳 。
患教原则:心理治疗是一种旨在解决心理问题的结构化、目标导向、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专业治疗手段 。
患教目标:通过解释,患者对心理治疗有了更好的理解,并能坚持治疗 。
1. 排脓
患者:心理治疗时间太长了,能不能缩短一下心理治疗的疗程?
医生:心理治疗很像外科手术 。如果大夫跟你说,这个手术需要2个小时,你会不会跟他说:「2个小时太久了,半个小时做完行不行?」心理治疗也需要一个过程,每一步都需要时间 。好比你长了个脓肿,医生需要时间先把感染的地方清理一下,之后才能开始其他的治疗 。
2. 骑自行车
患者:我们在诊室里说得挺热闹,如何帮助我应对真实生活中的问题?
医生:如果不先在空地上练习怎么骑自行车,我们又如何能骑车穿梭在车流之中?我们的治疗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能够帮助你在镇定的状况下学会一些技能 。通过练习,你就可以真正依赖这些技能,即便是在繁忙且充满压力的生活中 。
3. 进步 vs. 得分
患者:我已经治了一段时间了,我知道我比之前强了,但为什么我还没有真正获得我想要的治疗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