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把养娃当成一种职业,那么,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万物科学说明书( 二 )


现在我们可以给育儿倦怠下个定义了:育儿倦怠是一种与养育子女有关的疲劳综合征,它是由育儿资源和需求之间的明显差距引起的,而且对关系中的父母和子女都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2] 。
什么样的父母容易陷入PB?
【孩子|如果把养娃当成一种职业,那么,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万物科学说明书】凭借我们朴素的直觉和上边那个不是很好的例子,可能大家会觉得,孩子比较多、孩子情况特殊难照顾(比如孩子特别调皮或有很严重的疾病)、经济状态不佳的家庭比较容易出现育儿倦怠 。
不过真实情况很出人意料 。
有一个比较古早的说法我觉得很贴切:越是那些期待成为父母、在育儿上全力以赴的人,越容易出现育儿倦怠 。
跟burnout就很匹配 。
好了,让我们学术一些来看看与育儿倦怠相关的因素吧 。其实呢,孩子的数量影响非常小,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的状态、对育儿方法的认知和家庭氛围[3] 。
这项研究成果来自对1723名法语圈父母的调查,可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里提出的影响较大的因素 。
孩子|如果把养娃当成一种职业,那么,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万物科学说明书
文章图片

第一部分父母的稳定特质,包括情商、神经敏感、依恋回避,主要是对亲密关系的处理和情绪稳定的特质;第二部分育儿,包括育儿的积极性、父母的自我效能(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养好孩子)、角色限制(是否为了父母的角色放弃自我);第三部分家庭功能,包括是否存在家庭冲突、对育儿观念的认知是否一致、婚姻的幸福程度、家庭秩序(是否具有固定的休闲时间) 。
另一篇综述列出了6个容易出现育儿倦怠的家庭特征[2]:
1)父母的心理特征(例如完美主义者、或缺乏情绪和压力管理能力);
2)子女的特征(有特殊需求的儿童、缺乏责任意识的儿童);
3)育儿方法(例如父母育儿原则不一致);
4)养育者之间关系的质量(一方对另一方不支持、不承认、诋毁等)(有既视感了!);
5)缺乏来自外部的支持(没有亲戚朋友的帮助);
6)家庭生活无序(例如没有规律的休闲活动时间) 。
育儿压力不仅仅来自于那些真实的、“孩子作业做不对”的压力,还取决于感知到的帮助 。这些因素综合平衡,决定了天平是否向倦怠倾斜 。
就算家长本人带孩子的同时全职工作、完美主义,大孩子青春期叛逆、小孩子调皮不写作业,但ta的另一半以及长辈能够给与充分的支持帮助,ta本人有能够自我放松的时间和兴趣爱好,ta很有可能并不会出现育儿倦怠 。
我PB了,问题大吗?
育儿压力的问题就在于,它并不单单是一次拍桌子血压高,而是一种慢性的压力山大 。
感情上,育儿倦怠会逐渐消磨亲密关系,使得照顾孩子成为一种机械行为,你再也无法投入亲子互动,不想和孩子待在一起,没有为人父母的成就感,甚至无法忍受父母角色,最终与自己理想的父母背道而驰(而这还会带来愧疚和自责) 。
生理上,长期压力也会导致健康问题 。寻求育儿倦怠心理治疗的父母,头发中检测出的皮质醇水平是对照组的2倍[4],水平甚至会比患有严重慢性疼痛的患者更高[5],可见养娃的痛苦 。育儿倦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逃避和自杀念头,出现频率远高于职业倦怠和抑郁症[6] 。
育儿之苦,苦于上班,细想也非常合理 。毕竟996还有(少得可怜的)休息还能请假,最差辞职不干了,养娃乃真·007,总不能把孩子扔了 。
育儿倦怠对孩子也没什么好影响 。育儿倦怠与父母的暴力和对孩子的忽视强烈线性相关[7] 。千万不要忘记,“为了孩子”的良好出发点,也可能会变成加诸于孩子的伤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