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霖|创新药进院比例仅25%,宋瑞霖:医院是不是以患者为中心?

文 | 雷公编 | 锦瑟
宋瑞霖|创新药进院比例仅25%,宋瑞霖:医院是不是以患者为中心?
文章图片

创新药在DTP药房的销售占比达90%以上
“国产创新药进院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在4月9日举行的“畅议谈判药品落地”研讨会上,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如是说 。
有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第三季度,2018-2019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肿瘤创新药,在1420家样本医院中,进院比例约为25% 。这组数据引发医药界关于“创新药进医院难”的广泛热议 。
宋瑞霖表示: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国家投入了230亿元支持了5000多个项目,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好我们的创新药,这是初心 。“现在初心的实现遇到了障碍 。”
创新药入院难的背后原因复杂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要求,800张以上床位的公立医院,药品配备数量应不超过1500种 。国家医保研究院副研究员曹庄认为,不同医院在医疗系统的功能定位不同,配备的品种差异较大,很多患者无法购买到自己所需药品 。
与会的多位专家向健识局表示,创新药进入医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医保部门协同运作,破解“最后一公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
大批创新药获批上市
若想进院并非一蹴而就
大批创新药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医院,其实医保基金的支持力度是足够的 。
根据全国的监测数据,2019年中国谈判准入医保药品目录的35种创新药 。与之相对应,医保基金在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2020年四季度,支持这35种创新药的医保费用是一季度的5倍 。
不过,医保基金的支持并未解决创新药进院难的问题 。健识局了解到,医疗机构审核引进一款创新药是有相应的审核流程 。
据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赵斌介绍,创新药物必须通过医院的药事委员会开会讨论,同意后方能进入医院的用药目录 。不过,很多医院召开药事委员会的惯例是半年开一次,个别医院甚至几年开一次,创新药入了目录入不了院,很大一部分问题在这里 。
会上,宋瑞霖发出质问:“我们的医院也没少开那些没用的会,怎么就不能够每年多开两次药事会?是不是心系患者?是不是以患者为中心?是不是应该在党史教育中认认真真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药事委员会只是第一关,创新药并不是批准入院就能用了 。大批创新药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也是新产品,集中进入医保目录后,使得医务人员学习、整理、消化的时间大大增加 。这也阻碍创新药在临床上的投入使用 。
任何一款药物都存在不良反应,如何短时间内正确的使用是摆在所有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赵斌认为,从一款创新药物获批上市,距离被临床医生详细了解并熟练使用,还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 。
宋瑞霖|创新药进院比例仅25%,宋瑞霖:医院是不是以患者为中心?
文章图片

但这只是阻碍创新药入院的一小部分原因 。与会的多位专家指出:随着药占比、药品零加成、医保总额预付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销售药品成为医疗机构的成本,药剂科对新药的引入缺乏动力 。
要想打破限制,只有减少考核 。2019年,云南省医保部门联合卫健委,通过取消药占比、门诊次均费用增幅、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等5项考核指标,落实医保谈判药品的落地,目前试点效果明显 。
但这项试点并未在全国铺开 。究其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向健识局表示:“公立医院的所有举措都是以通过主管部门的考核,以及自身业务的发展而定 。不会为了单纯解决创新药进院难的问题而做调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