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病|荔枝病科普沦为每年一度的科唬狂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三 )


从而不愿意吃晚饭或者直接跳过晚餐,而在晚上“空腹”入睡;
夜间空腹期低血糖原本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身体会通过脂肪动员等途径进行糖异生来不断补充葡萄糖,从而维持基本血糖水平以满足脑组织的需求;
由于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丙氨酸会干扰脂肪的β氧化(已经被证明),从而破坏了固有的保护性糖异生机制,使得夜间低血糖不能通过生理反馈调节得到纠正,只能持续恶化,以至于造成对葡萄糖对敏感的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发生低血糖脑病 。
——以上就是所谓荔枝病发病的基本机制 。
可见,荔枝病的发病机制几乎与荔枝中的果糖毫不相干,柳叶刀的论文中甚至一处都没有提及果糖 。
有趣的是,国内有关荔枝病的科普文章作为噱头所引用的案例都不符合荔枝病发病的条件,也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编造或者误诊而来的 。
总之,这些年来,国内每年一度的有关荔枝病的科普的确是一场场科唬狂欢,但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小儿荔枝病71例临床分析”这篇论文作者的造假(或编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