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我们该如何从“周一焦虑症”中活下来

每天都焦虑的壹读君|宁七
周一一早,上海地铁2号线因有人翻跃站台身亡,上了热搜 。
上海地铁|我们该如何从“周一焦虑症”中活下来
文章图片


图为壹读君周一早上的微信群截图
没有人能毫无波澜地面对周一
这种令人垂头丧气的情绪,被称之为“周一焦虑症” 。
而这种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一般会因为假期与工作日生物时钟差异过大而加剧 。
上海地铁|我们该如何从“周一焦虑症”中活下来
文章图片


“周一恐惧症”绝对不是矫情 。
这里需要引入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理论,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
动力定型是指人长期生活、劳动、反复重演某种活动,逐渐在大脑皮质高级神经系统中建立的巩固的条件反射活动模式 。
人的活动由各种刺激物作为信息储在大脑皮层,由大脑神经传递给各器官间协调动作而完成 。对完成某一动作各器官间建立起相互协调一致、比较稳固的神经系统,即形成动力定型 。
简单来说,周一到周五,我们投入工作和学习,或多或少形成了与学习和工作行为相适应的“条件反射活动模式” 。而到了周六周日呢,很多人进入到了娱乐、休息等行为模式,这时上一周养成的“动力定型”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了 。
这就导致双休日一过,大脑和身体又要重建适应学习工作的“新动力定型” 。
上海地铁|我们该如何从“周一焦虑症”中活下来
文章图片


天道好轮回,周一饶过谁/《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这种动力定型,以7天为一个轮回,不断进行着推翻和重建 。对于打工人来说,无异于将我们的心脏固定在过山车上并进行周期性的旋转跳跃,这也太残酷了吧!
并且,如果某项工作的deadline就是周一,那这种“惊惧”甚至会前置到周日下午……
于是乎,疲惫的打工人也进化出了一套抵抗方法论:只要我不闭上眼睛,这个周末就不会结束 。
上海地铁|我们该如何从“周一焦虑症”中活下来
文章图片


不只是奔波在通勤路上的打工白领,大作家马伯庸也难逃这种焦虑:“每次到了周一就显得特别焦躁 。一坐到办公室里,脑子一片空白,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心情还变得特别糟糕 。”
你要相信,虽然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打工人的世界里,都共享同一种周一焦虑 。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时代青年的共情 。
关于周一,还有一些更残酷的真相
一个热知识:
自杀的高峰并不是网抑云的心碎午夜,周一上班才是击倒打工人的一记重锤 。
上海地铁|我们该如何从“周一焦虑症”中活下来
文章图片


日本的自杀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是全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 。日本研究人员曾在2009年做过一个研究,分析了1974年至2014年间日本国家死亡登记处纪录在案的87万多起自杀事件,计算了每天、星期几和工作日与节假日的自杀死亡人数之比 。
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年龄段的男性中,周一早晨通勤时间的自杀死亡率都明显偏高 。
对于中老年男性来说更是如此,多数40-65岁的中年男性选择在周一早晨的4到8点自杀该年龄组白天的自杀率是夜间的1.57倍,是周六的1.55倍 。
研究人员解释道,由于日本经济在1991年到2010年期间陷入停滞,在这一时期,经济压力、家庭责任等一同压向日本中年男人,长期在困顿又高压的环境下生活、工作造成的持久焦虑,往往会导致周一上班前的激情自杀 。
上海地铁|我们该如何从“周一焦虑症”中活下来
文章图片


生活真的很难/《破产姐妹》剧照
另一组2019年来自韩国的研究,又在数据上证实了“蓝色星期一”是真的存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