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界丰碑·呼吸70年|重医附一院呼吸人:“我们有一个梦想!”

重庆|医界丰碑·呼吸70年|重医附一院呼吸人:“我们有一个梦想!”
文章图片


教研组成立初全体人员(1960年)
然而,这一切都被文革打断了 。在动荡的十年,重医附一院的工作停摆,许多师生被迫离开 。文革结束后,重医附一院又成了一片荒凉之地——曾经的师生还会回来再建重医附一院吗?
王福荣教授回忆,当时重医人四散在外,特别是对于从上海西迁来的那批人,完全可以借机返回上海,但许多人都自发回到了重医附一院 。时任院长的钱悳说,“如果我不回来,怎么对得起当初和我一起来的那些人!”
20世纪70年代,重医附一院的建设终于重回正轨 。王福荣升任肺科(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 。在这一学科发展时期,呼吸人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医疗工作:买不起影像设备就去隔壁的工厂医院借;没有呼吸机就用拉风箱似的“皮老虎”代替;人手不够就以病房为家,通宵达旦地加班工作,以至于流传了一段“推窗明天”的佳话……这期间,学科建立了肺科脱落细胞实验室、四川省卫生厅呼吸病研究室等 。
在20世纪80年代,学科相继成为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医学会结核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单位 。正是这些艰苦条件下的学科建设工作,为未来学科的厚积薄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重庆|医界丰碑·呼吸70年|重医附一院呼吸人:“我们有一个梦想!”
文章图片


1980年科室成为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单位
1984年,王福荣教授升任重医附一院院长,他将科主任的接力棒先后交给了王正中教授、吴亚梅教授,也将发展学科的使命压到了了王正中教授、吴亚梅教授肩上 。
至今,吴亚梅教授仍铭记着50多年前老师王鸣岐教授的教导,“我一辈子都在做他所希望的好医生,至今我仍在做,直到哪天做不动了为止 。”
别人能做的要做别人不能做的也要做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重医附一院呼吸科的呼吸危重症救治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方面,科室开始探索各种危重症救治技术,1986年科室在西南地区最早开展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技术,1993年率先在重庆市建立呼吸危重症监护室(RICU);另一方面,2003年非典、2005年人禽流感、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流等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重医附一院呼吸科无一缺席 。当时的呼吸团队意识到,只有提高呼吸危重症救治水平,才能真正保一方百姓平安 。
引领西南进入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时代
20世纪80年代,重医附一院肺科(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病房有一台放射科淘汰的X光机 。当患者需要做影像学检查时,医生们就在病房亲手为患者做X射线检查 。当时的防护设备不是很完善,患者受多少射线辐射,医生就受多少辐射 。但他们全然没考虑过自己的身体,一门心思研究如何尽快把患者的病治好 。
重庆|医界丰碑·呼吸70年|重医附一院呼吸人:“我们有一个梦想!”
文章图片


科室合影(1980年)
别人能做的我们要做,别人不能做的我们也要做——这是吴亚梅教授担任科主任时的理念,在临床诊治方面尤其如此 。
很久以来,难治性大咯血困扰着许多临床医生 。对于这类患者,药物治疗不见效,外科手术风险又很高,许多患者因此失去了生命 。吴亚梅教授在治疗中发现,大咯血患者在做支气管动脉造影时病变部位有染色(出血征象),这不仅让她联想到,如果做一个栓塞是否能在大咯血时把血止住?这一灵光乍现,让吴亚梅走上了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技术之路 。
起初,她选择用明胶海绵做栓塞,结果发现明胶海绵会被吸收,导致短期内疾病复发 。后来,她将手术缝线剪成1.5厘米,再用空针将其吸到针乳头处,每次打15-20厘米——为保证每次都准确打入支气管动脉而不栓塞其他部位,这一操作需要在X射线的辅助下完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