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界丰碑·呼吸70年|重医附一院呼吸人:“我们有一个梦想!”( 四 )


随访至今,小伙子恢复得很好 。为表达对郭述良教授及团队的感激,小伙子特意送来一面锦旗,并计划到重庆安家落户 。他说,“因为郭主任在重庆,以后我有啥问题了可以随时来找他解决 。”
2019年,在全球最大的呼吸年会欧洲呼吸学会(ERS)年会上,郭述良教授将这个经典病例做学术报告,获得了国际参会者的关注与认可 。“不要随便把患者推走,医生就是为患者而生的,总要竭尽所能、想方设法帮患者解决问题 。”他经常这样对其他医生说 。
科室总是在“想方设法帮患者解决问题” 。患者的主支气管开口被结核疤痕完全封堵,科室就开展了全球首例内外科联合主支气管疤痕闭塞内镜下再通术;患者的微小支气管瘘无法通过传统技术封堵,科室就开展了国内首例弹簧圈封堵支气管胸膜瘘技术 。不仅如此,科室还开展了全球首台气道肿瘤Hybrid刀切除术,并被国际期刊《Respiration》作为封面报道……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
“开展这些首例创新技术,不是‘为了做首创而创新’,而是根据临床需求,用创新诊疗技术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 。”郭述良教授始终将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作为首要临床目标 。
“我们是火车头,要提供原动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患者数量非常多,每天都有100多人等待住院 。因此科室严格按照国家的分级诊疗制度,收治以疑难危重症患者为主 。如今,病房收治的疑难危重症患者占比已达80%以上 。
学科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入手,提高对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比例及诊疗能力 。在制度方面,根据国家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及呼吸区域医疗中心的相关规定,制作呼吸疑难危重疾病表单,收治的每名患者都要在表单中勾选疑难危重症类型,对于非疑难危重患者则交由二级及以下医院诊治,实现三级诊疗 。通过这样的质控,推动学科向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症呼吸中心转型和进化,也对学科能力建设提出了更大挑战 。
重庆|医界丰碑·呼吸70年|重医附一院呼吸人:“我们有一个梦想!”
文章图片


科室成立西部地区第一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 (2015年)
对于需要短期住院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科室建立了“日间病房”快速通道 。患者进入“日间病房”后,能在一两天内完成全部诊疗流程,显著简化了就医环节,降低了诊疗费用,并大大提升了诊疗效率,缓解了这些患者住院难问题,但对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大幅增加 。
相关制度建立起来后,学科围绕硬件、人才、技术、质控和培训五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科对疑难危重症的诊疗能力,特别是在科研与创新方面实现了飞跃发展 。
郭述良教授指出,“我们是教学医院,是‘火车头’,肩负着提供原动力的责任,仅仅做好常规的临床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开展科研与创新工作,提高对疑难危重症的诊疗能力,再总结成临床经验,带动下级医院提高整体诊疗水平 。”
近年来,学科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累计发表SCI论文234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论文25篇,打开了科研创新新局面 。
“率先提出并建立4D呼吸介入诊疗平台”
传承学科优良传统,创新诊疗技术,向精准医学转型,临床实践、科研成果与教学培训互相转化 。郭述良教授希望“学科每个人都要把传承、创新、转型、转化的意识深深扎根在脑海里!”
对于呼吸疾病以往的经验型诊断方式,郭述良概括为“四个一”:一张胸片、一个听诊器、一只笔、一张纸 。进入精准医疗时代,他提出了学科向“CRPM” 精准诊疗模式转型进化的理念,即从以前更多的是从临床特征(Clinical)、放射影像学(Radiography)来经验诊疗呼吸病的CR模式向结合临床特征(Clinical)、放射影像学(Radiography)、病理学(Pathology)和分子学(Molecules)四个水平上,对疾病进行精准诊疗 。这就对微创获取肺部组织样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