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喜茶困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三 )
在增量市场逐渐饱和状态下 , 茶饮业的竞争必然走向内卷 , 在不同的细分领域遇到瓶颈期后 , 也将促使产品往多元化线路走 。
届时 , 高端茶饮与亲民品牌之间的间距将变得模糊 , 品牌效应也将被再次放大 。
03 预期不足 , 上市未卜2021年7月 , 由高瓴资本、黑蚁资本等一众老股东跟投 , 喜茶完成D轮融资 , 融资金额达5亿美元 , 自此 , 按市值估算 , 喜茶的估值约600亿 , 几乎是奈雪的茶现市值的三倍 。
据媒体消息 , 喜茶也在谋求上市 , 或选择明年赴港上市 , 目标估值为1500亿港币 。
但奈雪上市破发 , 开局不利 , 也削弱了市场对于高端茶饮的想象空间 。无论数据面上多么漂亮 , 小程序引流多么迅猛 , 奶茶生产端仍以传统形式作业 , 需要一杯接一杯堆砌出茶饮繁华 。
据喜茶2020年度报告和Euromonitor数据 , 2020年喜茶的年销售额增长率为18% , 远不及19年增长的165% 。
【投稿|喜茶困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同时 , 门店数量大幅扩张的同时 , 单店销售额却有所下滑 。从原有的390家增至20年的695家 , 平均单店年销售额 , 从1441万元下降至956万元 , 单店日销售额也下降至2.6万元 。
喜茶急速扩充门店数量 , 未必更有利于其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 尤其是对于高端茶饮玩家 。
相比于走低端路线的奶茶品牌来说 , 高端茶饮的投入更加巨大 , 从门店盈利的毛利 , 到公司盈利的净利 , 中间还需平衡额外支出 , 比如管理人员支出、产品研发成本、品牌推广费用等 。
长期盘踞在一二线城市和高端商圈的新式茶饮们 , 虽能紧扣人均近30元一杯的高消费人群 , 看似高利润且生意火爆 , 但却未必赚钱 。其中很大一部分开支来自原料成本、员工成本以及扩张带来的租金成本 。
据招商证券调研结果显示 , 一杯奶茶店每天卖出800杯 , 才能开始实现盈利 。摊入房租水电、员工薪资等成本 , 一家奶茶店每年营收1000万元 , 最终到手也就100万元左右 , 净利率约10% 。这意味着一杯卖30多块的奶茶 , 仅仅赚3块左右 。
除了成本上的高企 , 技术含量低 , 简单易复制 , 也是新式茶饮行业一直以来的顽疾 。产品创新不足 , 同质化严重 , 进一步削弱高端茶饮的品牌价值 。
今年以来 , 喜茶、乐乐茶、茶颜悦色几乎同步推出黄皮系列饮品 , 喜茶的黄皮仙露、乐乐茶的“手捣多肉黄皮” , 以及茶颜悦色黄皮+黄桃的“黄津搭档” , 从清凉解暑功能点切入市场 。
各大品牌在主推的拳头产品虽有所不同 , 但本质上仍以水果茶、奶盖茶、原味茶等产品线作为支撑点 。
而茶饮业屡见不鲜的抄袭和模仿 , 也让一众消费者对于茶饮品牌忠诚度直线下滑 , 对于高价位的喜茶来说 , 意味着品牌溢价能力被压缩 。
前有奈雪堵截、后有蜜雪冰城追赶 , 喜茶上市的预期或远没有那么高 。
一方面 , 奈雪上市破发 , 股价跌跌不休 , 已经从侧面证明市场对于茶饮的反应 , 远不如预期理想;另一方面 , 高端茶饮故事失效 , 喜茶急需下一个商业故事 , 而下沉市场开拓尚在“摇篮”中 。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肯德基、喜茶供应商「宝立食品」要上市;文和友旗下茶饮品牌「MAMACHA」杭州首店开业;中国邮政进军咖啡领域|消研所周报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