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外卖商户:我们的生存状况比骑手更不易( 六 )


而在取餐环节,在外卖系统算法的操控下,餐饮店家与骑手发生摩擦的几率激增 。前段时间,广州一名女骑手因为商家让她多等一两分钟发了脾气,掀了凳子,两人从口角上升为肢体冲突 。面对镜头,老板吐出四个字:“两败俱伤 。”
投稿|外卖商户:我们的生存状况比骑手更不易
文章图片

在店里,吴寻常常见到外卖员因为希望尽快送达,或接单太多,出现非常焦虑、不耐烦的情绪波动,甚至催餐时恶语相向 。由于心急,骑手取错餐、漏餐的情况时有发生,消费者不满意,店家也得承担连带损失 。
李康帅则透露,有一次七分钟就备好一单,并且点击了外卖后台的“出餐”按钮,但外卖小哥一直没来取餐 。食客来电质问,为何app上显示骑手已到店20分钟,出餐却这么慢?李康帅满心疑惑,点开了卖家端的app,实时位置中这名骑手正在其他小区取餐 。
显然,消费者与商家两个端口展现的不一样 。他叹道:“打了一个位置信息差 。所以我们都一样,都是困在系统里的人 。”
即便如此,他不得不承认:“虽然有很多令我讨厌的地方,但垄断地位让我离不开外卖平台 。”
经过几年用心经营,李康帅的美团商铺获得五星好评,每月在平台上的收入有4万至5万 。虽然平时线上与线下收益五五开,但“如果遇到下雨或恶劣天气,就非常依靠外卖了” 。
“就算平台抽取很高的服务费,我们还得咬牙做下去,不然只能任由竞争对手抢占外卖这块蛋糕了 。”
吴寻也认为,外卖消费作为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果,是大势所趋,它的出发点是好的 。中小商户不能再自我局限,肯定得积极迎合数字用餐变化 。“顶多就是我们商家多承受一点,然后这个成本肯定多少也得转嫁到顾客上 。”
结语:2020年疫情期间,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在致美团等外卖平台的公开信中提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餐饮企业与外卖平台一直相互依托,共赢发展 。”
事实上,外卖产业链条牵涉的平台、商家、顾客、骑手,牌桌上的每一方参与者,本应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
只有当垄断行为被真正杜绝,才能使更多缺乏话语权的中小餐饮商户望见长期经营的曙光,使消费者吃到更健康、价格更合理的菜品,让整个外卖生态得以健康发展 。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