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新式茶饮,如何让年轻人追捧“潮茶”文化?( 二 )
1848年 , 受东印度公司委托 , 植物学家罗伯特·福均潜入武夷山等产茶地 , 窃取中国茶叶机密 。他成功地把茶树、茶种偷偷运到当时英属殖民地印度 。
这次窃密对中国造成的伤害 , 在经济上丝毫不亚于第一次鸦片战争 。
原本不产茶的印度 , 迅速崛起 , 成为世界数一数二茶叶产地 。
中国茶先是在世界贸易中逐渐被边缘化 , 再后来在国内也频频遭遇挑衅者 。
改革开放后 , 星巴克、可口可乐、雀巢、立顿纷纷杀入中国 。新奇的“洋货”迅速占领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智 , 掀起消费潮流 。
甜甜的、有气泡感的可口可乐 , 1982年获批在中国各大商超销售 , 一时间消费者趋之若鹜 。1984年一个拿着可口可乐的小伙子的照片 , 还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 , 他的背后是万里长城 。
可口可乐是不少小孩子和年轻人的快乐肥宅水 , 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也将可乐作为标配 。
苦中带香的咖啡 , 抓住了都市白领一族“醒着拼”的需求 , 以雀巢、星巴克为代表的咖啡文化 ,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 , 走时尚路线 , 大有取代茶文化的趋势 。
独立包装的立顿小茶包 , 1992年进入中国 , 仅五年就成为茶包销售额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 。大大小小的餐厅、酒店 , 都可以看到它明黄色的身影 。
时代的列车在飞驰 , 随着大国崛起 , 文化自信 , 中国人的消费也跟着颠了一颠 。在这“颠”的过程中 , 国人逐渐告别“洋货迷信” , 有些洋品牌被“颠”落了 , 有些国货“颠”上了台面 。
比如登上纽约时装周秀场的李宁、主打“0糖0脂0卡”元气森林气泡水、“魔改”车第一品牌五菱宏光……
茶也不例外 , 这个曾因咖啡、可乐而黯淡三十年的老物种 , 通过创新 , 撕破老气横秋的旧外壳 , 重新夺回中国胃 。
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CHALI茶里、茶小空、fnf超速溶茶等新锐品牌涌现 , 在中国的茶复兴之路上前赴后继 。
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大排长龙的门店 , 从三十年前的麦当劳 , 变成了今天的喜茶;从全国每一秒钟卖出超3000箱的可口可乐 , 变成了李佳琦直播间的CHALI茶里、fnf超速溶茶迅速被秒光 。
作为成瘾性消费品 , 一片叶子见证了最早期的经济全球化 , 也见证了中国国运起伏 。
02 立顿被谁抛弃?中国茶饮的进化 , 经历了几个世代的起伏 。
当代我们正在经历的 , 其实就是我的生活我做主 。
1.0时代的原叶茶 , 最朴素的外观 , 最传统的工艺 。它纯粹又有些固执 , 把制茶、喝茶做成文化 , 甚至变成非遗 。
前两年有统计数据显示 , 中国有7万多家茶企 , 有机械加工设备的不超过100家 , 99%的生产者还在用最传统的方式做茶 , 采、炒、捻、装都是手工作业 , 一天炒十几锅 , 每锅品质都不一样 , 缺乏品控又无法规模化 。
它执著地追求热水冲泡才能释放茶香 , 在氤氲的水气中 , 吹一口 , 饮一口 , 吐一点茶叶沫 。
2.0茶饮时代 , 茶不再以整片形态出现 , 它或被加工成粉末状的茶包 , 或是干脆不见茶 , 比如加入糖与奶制成奶茶 , 包装成甜甜的瓶装茶饮 。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肯德基、喜茶供应商「宝立食品」要上市;文和友旗下茶饮品牌「MAMACHA」杭州首店开业;中国邮政进军咖啡领域|消研所周报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