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全国70大中城市银发经济地图(一):老龄化冷热不均、老人数量和收入水平决定发展高、四大梯队划分城市潜力( 二 )


以北京、上海为例,在过去十年严控新增人口规模的政策环境下,两地依然实现了高达200万上下的人口增量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2189万人,与2010年的1961万人相比,十年增加228.1万人;上海2020年常住人口为2487万人,2010年常住人口为2302万人,十年增加185万人 。
再看经济上最具活力的深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仅为94万人,老龄化率5.36%,全国最低 。背后是过去十年年轻人口的大量涌入,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1756万人,2010年1042万人,十年间增长714万人,几乎净增了一个特大城市 。
大量涌入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不仅拉低了当地的老龄化率,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在当地缴纳社保、贡献税收,显然为当地政府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 。
而老龄化率最高的丹东,地处中朝边境,2010年常住人口244万,60岁及以上40万;2020年常住人口219万,60岁及以上人口60万 。也就是说,10年间常住人口总量减少25万,而老人增加了20万,一增一减之间,老龄化率便无可奈何地“登顶”全国70个大中城市之首,老龄化给当地家庭和政府带来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未来或许需要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创新发展思路 。
事实上,丹东在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丹东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

  • 大力发展老年旅游产业 。充分发挥丹东特有山、海、泉、江、岛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特色旅游产品,着力打造一批集休闲、旅游、度假、康复、疗养、养老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养老基地,以满足迅速增长的不同层次老年旅游和养老服务需求 。
  • 加快生态养老区建设 。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温泉生态养老区”、“旅游生态养老区”和“医养结合养老聚集区”,构建独具丹东特色的“养老+旅游+医疗”新型生态养老产业模式,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养老产业园区、生态养老基地和养老村镇,构建门类齐全和优势明显的生态养老产业体系,使生态养老产业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养老品牌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 。
这个发展思路和海南发展旅居康养的战略比较类似,如能成功,将为老龄化普遍较为严重的东北城市发展银发经济树立榜样,但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也将十分巨大 。
老人数量决定银发经济起点,人均收入水平决定银发经济发展高度一个城市的老人数量,决定了这个城市银发经济的发展起点 。老人的基础性、刚需性消费,比如日常的衣食住行和医疗健康支出,加上政府承担的基本公共养老服务所产生的政府采购,是这个城市最起点的银发经济 。
但一个城市银发经济的发展高度,则是由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所决定 。
银发财经此前文章《银发经济避坑指南(一):中国老人数量世界第一,银发经济就一定世界第一吗》指出,根据学术界、政府、企业的各方面统计调研,老人的收入除了养老金外,还有子女亲戚给予收入、工作收入、房租收入、利息收入等,因此养老金显然不能代表老人收入的全部 。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对全年龄段所有职业、户籍所做的调研统计得出的数字,相对来说与真实的老人收入水平更为接近 。
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开发课题研究报告汇编》,中国城镇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中,养老金占比高达71%,其次是子女亲戚给予、工作收入、房租收入、利息收入等 。而对于农村老年人,养老金仅占24.10%,子女亲戚给予的收入占比最高,为25%,其他收入来源还有非农工作收入、农业工作收入、土地承包收入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