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国无人机走进民用大时代:半部制造史,三个想不到( 三 )


——在大疆Phantom 1发布一年多后,亿航才于2014年5月发布GhostDrone;
——再往后,当昊翔于2014年12月发布台风Q500时,大疆已经于前一个月发布了其新产品“悟”;
——而当零度智控于2015年2月发布其首个消费级无人机Explorer时,距离大疆发布Phantom 1,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 。
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在大疆开始起势的时候,其实没有一家具备实力的国产厂商及时与之抗衡,以至让大疆有机会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300万营收,暴增至2015年的64亿元营收,占据了全球68%的市场份额 。
这背后的原因,除了产业链和产品设计等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很多“大厂”所瞩目的,是专业级市场,也就是无人机的商用领域 。
例如成都纵横,20年来从未正眼看过消费级市场,“他强任他强”,一心专注于专业级市场 。
投稿|中国无人机走进民用大时代:半部制造史,三个想不到
文章图片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一直是成都纵横主打产品 图源:成都纵横官网
而成立于2007年的极飞科技,则牢牢定位于农林植保方向,同样也是专业级 。
类似的企业,在国内外随处可见 。
零度智控也一样,一直以过硬的技术为傲,在航模比赛拿奖,做无人机编队表演,积极拓展在专业领域的应用 。
在看到大疆占据了消费级市场的先发优势后,零度CEO杨建军既承认大疆把无人机行业从专业市场带入消费市场,表示了奋勇直追的决心,但另一方面,他还是对消费级市场保留不少疑虑 。
所以尽管在大疆Phantom 1发布后没多久,零度智控就推出了自己的多旋翼产品,但其面向的对象,主要还是行业用户 。
在一次访谈中,杨建军表达了对空域管制和安全问题的担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允许飞机满天飞,除非是很小的玩具,但如果你以一个很便宜的方式,把价格降得很低,用户量就会变得很大,这种方式你做手机可以,但做飞机这样是不对的,很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
投稿|中国无人机走进民用大时代:半部制造史,三个想不到
文章图片

2021年春,来拍摄“列车穿过花海”美景的无人机一度逼停轻轨列车,重庆轨道交通微博发声提醒  来源:重庆轨道交通微博
杨建军的担忧不无道理,空域管制涉及公共安全,不可能随意放开 。对于无人机企业家们来说,除了空域管制问题,对消费级市场的相对不重视,也许还因为如杨建军话中所隐含的另一层意思:消费级无人机利润相对微薄,不及专业级 。
此外,设身处地来看,当年专业级市场看起来其实更诱人:很多应用领域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因此更容易获得政府补贴等优惠 。
于是就形成了群雄“逐鹿”于专业级市场、而大疆却在消费级市场“逐兔”的场面 。
万万没想到,消费级市场这只兔子,竟然这么肥 。
根据Frost&Sullivan等机构的数据,从2013到2020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从14.95亿元增长到了315亿元 。
结构方面,这些年来,消费级无人机也始终占据着民用无人机的50%以上比例,稳压专业级无人机 。
当众多厂商瓜分着工业级市场份额时,大疆将消费级大半市场收入了囊中 。
很难说这是其他企业决策判断上的失误,毕竟每个企业的技术优势、战略方向各有不同,专业级市场也确实一直保持着平稳扎实的发展,只是半路杀出的消费级市场太夺人眼目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