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国版LV,麻烦了( 四 )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也在不断吸收着从别国“淘”来的资源,如从瑞纳那里得来的多项专利和数百个设计人员,来自莱卡的研发实验室等等 。
被收购来的品牌也得到了反哺,如SMCP集团被收购后的2017年,销售额增长了16%至9.214亿欧元 。
一切都是皆大欢喜的模样 。
04 贪多嚼不烂谁都不知道,若不是被收购的公司出事,山东如意还要高歌猛进多久 。如今回头看,危机其实早就暗藏 。
每一桩收购,都像是一场恋爱,双方要先互相了解,然后磨合,最好能优势互补,才能长久 。可惜,山东如意的收购有时过于“任性”,收购过来后还没来得及“好好相处”,又遭遇了意外 。
“任性”的表现便是,山东如意挑选的品牌有些是“走下坡路”的 。
瑞纳被收购时,已连续4年财务亏损,山东如意先后两次注资,成为第一大股东;利邦被收购的前一年,财务状况是巨亏4.41亿港元 。
要填窟窿,山东如意就得往外掏钱 。公司并购所用大部分资金,是一年内需偿还的短期融资资金,为此还发行过公司债、抵押贷款、担保贷款,近10年内总共花去了约400亿 。
但并购图的是“放长线钓大鱼”,回本至少要3-5年,甚至会无功而返 。时间一长,资金压力便会增加 。
更难的是如何跟“外来户”好好相处 。
以利邦集团旗下的Gieves & Hawkes(简称“G&H”)为例,该品牌为英国皇室特许男装品牌,成立于1785年,顾客不乏王公贵族,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爱丁堡公爵、威尔斯亲王等 。
这样的品牌,走的本是绝对的高端路线,被收购后却被放进了各种“奥特莱斯店”——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折扣购物中心 。
打个比方就是,把一件珠宝跟一堆鱼目放在一起,来购物的人大多本来需要的是鱼目,谁还会觉着这是件珠宝呢?
另外,“G&H”标榜“英国传统”,曾凭借精制裁缝手工及严谨设计在英国很吃得开 。但放在21世纪的国内,显然跟更追求时尚休闲、实用性西装的消费者有些脱节 。
要么造势宣传,烘托出极度高端,要么审时度势,顺应潮流,都或有一锥之地 。可惜,因为公司缺乏运营经验,打烂了一手好牌 。
山东如意也不是不努力,相对应的是,有些品牌的本土化已有起色 。
比如被收购后,SMCP旗下品牌先后进驻天猫、京东,并在国内新开数十家线下门店,销售额在两年内增加了一倍 。
眼看着山东如意就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谁料新冠疫情却在这时袭来 。公司旗下不少品牌的线下门店不得已关停,瑞纳申请破产、G&H面临破产清算、Bagir集团股票停牌……
谁也不知道,若非疫情,山东如意是不是可以像经营SMCP一样,把其他收购来的品牌也“改造”得适应时代,公司的“奢侈品帝国”名号也会更实至名归 。
可惜时光不等人 。在近10年的并购路上,即便公司逐渐学会了如何对待外来品牌为我所用,终究还是比意外来得慢了一步,难以消化的沉疴也随之爆发 。
有消息称,英国零售商马莎百货正在考虑竞购G&H,以及Aquascutum(雅格狮丹) 。或许,这些因山东如意而汇聚起来的品牌,有一天会回到原先的七零八落 。
从17岁开始,邱亚夫就一直围着山东如意转 。他领着这家公司一路上演奇迹 。然而,面对如今这一系列变故,已过花甲之年的他,恐怕也只能等待奇迹发生了 。
【投稿|中国版LV,麻烦了】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