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孔夫子尚能饭否?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孔夫子尚能饭否?】文 | 财经无忌,作者 | 山核桃许多的书摊老板或许没有想到,自己赖以生存的“理想国”正面临一次新的洗牌 。孔夫子旧书网(以下简称:孔网)——这一比淘宝还大一岁的二手旧书交易平台正在迎接来自底层的质疑 。
近日,因孔网发布了《网站关于完善古旧书业经营模式、鼓励书友规范化经营的意见 (试行)》,一股悲伤的气氛正笼罩在孔网的数万名中小店铺周围 。
该意见明确要求,“销售1949年10月1日后出版物的店铺,原则上要求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或者与有出版物经营许可的卖家联合经营 。”对于年交易额超过3万元的店铺,则强制性必须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或与有证卖家联合经营 。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新规”引发的舆论持续发酵中,已有多位店主收到了通知 。永喜书屋表示:“这个规定对于小商家无疑是灭顶之灾 。现在这情势真的不好说,如果迟早要关店,我也不折腾了,找地方上班算了 。”
原因不仅仅在“两证” 。有店主提道,除了提供“两证”外,还需提供进货凭证,订单记录、物流记录、转账/发票记录等进货来源说明 。这意味着,孔网将进一步提升书籍品类与书籍来源的门槛 。
支撑起孔网的数万家的店主,有人悲观,有人乐观 。“咱也有是双证的店铺了 。”一位来自厦门的书店店主晒出了这样的一则最新动态 。这位在孔网打理了三年小店生意的店家,对自己旧书生意仍然充满希望 。
更多店主的手里仍未握有这张“两证”入场券 。一位豆瓣网友发帖称:“家里连卖拓片的,也被要求办理“两证”,真的办不下来 。”而如果仔细回溯孔网的历史,事实上,平台与店主的博弈已不是首次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孔网被视为一个读书和文化人的场域 。洛杉矶书评博客曾将给孔网贴上了“除阿里巴巴之外中国最应该逛的网站”这一亮眼的标签 。
但形势正发生巨变 。横亘在孔网面前的是,是越来越多的后浪“多抓鱼” 。故纸堆、旧书店与淘书人究竟还能不能支撑起孔网的二手电商生态?
本文旨在探讨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孔夫子旧书网为何会成为淘书者的宝地?
二、C2C模式为何限制了孔夫子旧书网的未来?
三、二手图书生意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01 “去中心化”的旧书王国清华大学教授任剑涛有一个爱好,每到周六,他会一改一周晚起的慵懒,在匆匆吃点东西,就急忙乘坐地铁十号线,他的目的地正是潘家园的周末书市 。在线下旧书的黄金年代里,如潘家园等一大批线下的淘书地是学者与旧书爱好者的宝地 。
某种程度上,孔网正是赛博朋克版的“潘家园” 。
截至2020年6月,成立于2002年的孔网,网站注册会员已达1500万,日均访问量110万,APP月活跃用户人数达到70万 。尽管这一数据在同类图书购物平台上并不算漂亮,但一个更大的背景是,自诞生以来,孔网没有接受任何一笔VC投资 。就连创始人也嫌少接受媒体的采访 。
在人们看来,孔网,做的是“大隐隐于市”的独特生意,而理解孔网商业模式的内涵需要一个关键词,即“去中心化”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