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曲翻译赏析 雨雪曲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学的表现对象是人 。正是从这个几点出发 。高尔基才认为“文学即人学” 。当然 。人并非在真空中生活 。南唐李后主说“剪不断 。是离愁” 。其实 。现实生活中剪不断的不仅仅是离愁 。人与人、人与山水林泉 。与天地万物皆构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纠葛 。中国古典诗人是相当聪明的 。他们常常通过人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反差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感情 。这种空间变化主要有空间的大小比衬、空间的扩展与浓缩、空间位置的转向这三种主要方式 。
一、空间的大小比衬
主要是通过空间大小的比衬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 。这种比衬的依据主要出自一个视觉原理 。即视野中的背景越是阔大 。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 。以黑板做背景 。居高临下会显得很高大;如果站在操场上 。以周围的四百米跑道为背景 。他的形象就会缩小很多倍;如果是站在万里长城上 。以蓝天白云为背景 。那他就会显得十分渺小 。中国古典诗人常常运用这个原理 。来表现人生的孤独感 。例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是初唐著名诗人 。继“四杰”之后 。以更坚决的态度举起反对柔弱纤细齐梁诗风 。倡导汉魏风骨的大旗 。他不仅在文学上开一代风气 。被李白称为“公生杨马后 。名与日月悬” 。在政治上、军事上更想有一番作为 。陈子昂在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举进士 。官麟台正字、右拾遗 。为人直言敢谏 。切中时弊 。两次从军边塞 。以博取功名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他随建安王武攸宜攻契丹 。任行军参谋 。武攸宜仗着是武则天侄儿 。为人霸道又轻率少谋略 。不但不采纳陈子昂的分兵合击谋略 。恼怒之中将陈降职为军曹 。结果大败而归 。陈子昂报国无门 。只好怀着满腔忠愤辞官还乡 。回到四川射洪县金华乡 。不久就被武三思指使县令段简诬陷 。死于狱中 。这首《登幽州台歌》即是他武攸宜攻契丹途中在幽州台登览时所作 。幽州台又称蓟丘 。位于今北京市西南郊 。这座古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贤才所筑 。昭王登位之初 。决心要令燕国强大起来 。筑碣石馆 。并置千金于台上以招揽贤才 。结果各国群贤聚集燕国 。史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 。士争趋燕” 。燕国终于强大起来 。一举击败宿敌齐国 。占领齐国七十多城 。陈子昂忠心谋国却遭到贬斥 。满腹才华却得不到任用 。登览蓟丘时自然会想到那位礼贤下士的燕昭王 。他有首《蓟丘览古》就是直接咏歌此事:“南登碣石馆 。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 。昭王安在哉”!与《蓟丘览古》不同 。同时写作的这首《登幽州台歌》并未直接咏歌此事 。而是抒发登览之中的历史沧桑之感 。在怀古伤今之中含蓄地倾吐不被理解的孤独情怀 。应当说 。比起《蓟丘览古》 。它的涵盖面更加宽泛 。更有种历史的沧桑感 。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而这个主题的凸现 。主要是通过画面之中空间大小的比衬来实现的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是条上下的历史纵线 。其“古人”已不限于礼贤下士的燕昭王 。也许包括三顾茅庐的刘玄德 。也许包括善于纳谏的唐太宗;其“来者”也不仅仅限于帝王 。也应包括武攸宜这类执政为上者 。“念天地之悠悠”则是一条横线 。是诗人遥望悠悠的地平线而生发的无限感慨 。历史纵线和地理横线构成了交汇点 。交汇点上有座幽州台 。台上站着一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者 。他正在抚今思昔、怀古伤今 。满怀感慨而怆然涕下 。一面是阔大的背景 。那种纵深的历史沧桑感和广漠无声的天地 。一面是背景之中孤独渺小的诗人 。由于背景的阔大而纵深 。就更显得画面中的人物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这种孤独、这种无助 。这种哀苦无告 。不仅通过一个“独”字点破 。更多的是通过这种空间大小的比衬给人留下的深刻感受 。类似的手法还有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
这是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漂泊在夔州时所作 。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 。诗人避乱四川已经八年 。由于好友成都尹严武的去世 。诗人离开生活相对稳定的成都来到夔州也已经两年 。但安史之乱仍无平定之象 。随着严武的去世 。巴蜀的州郡长官拥兵自重 。相互攻城略地 。本来的天府之国陷入战乱之中 。杜甫本人已55岁 。不但归家无望 。而且身体也越来越差 。在夔州时又患上肺疾 。用以浇愁的酒也只好戒掉 。国难、家愁 。老病集于一身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无处无人可倾诉的痛苦 。使诗人更觉孤独和伤感 。而这一切 。通过深秋登台这个特定时刻、特定场景集中表现了出来 。同《登幽州台歌》一样 。诗人首先刻意营造一个阔大的背景 。以此来反衬自己的渺小和孤独:“风急天高猿啸哀”这是画面的上部之景 。高天之下 。瑟瑟秋风中不时送来凄厉的猿啼 。这是仰视;“渚清沙白鸟飞回”则是俯视 。画面下部之景 。飞鸟盘旋在洲渚的白沙之上 。这两句一写高台背景的上部 。一写高台背景的下部 。但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近景 。颔联则拓展开来写远景:“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上句是由近到远 。下句是由远及近 。有了这两句 。画面的背景得到无限的延伸 。顿时显得渺远而阔大 。在这个渺远而阔大的背景下 。高台上的诗人再来抒发秋风万里、年老多病、战乱不息、思亲怀乡的人生感受 。就更能突显一生潦倒、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读者也更能体悟到诗人所慨叹的“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独”字 。这种漂泊异乡、孤独无依的人生感受通过空间大小的比衬表现得十分真切感人!这里要强调的时 。杜甫非常擅长这种手法 。在他的诗作中曾多处使用 。如《孤雁》:“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用一片影与万里云形成大小比衬 。更显出这只雁之“孤”;《咏怀古迹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诗人称赞诸葛亮是“万古云霄一羽毛” 。同样是运用空间大小的比衬 。将诸葛亮“廻出尘表”(仇兆鳌《杜诗详注》)的清高风致表现的十分明晰 。再加上“万古”这个历史的纵深感 。更显得诸葛亮的勋业 。千古以来无人出其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