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枯树赋原文 庾信 枯树赋( 六 )


这里 , 作者写了树木枯死后的惨状 , 极具画面感:当年“声含嶰谷 , 曲抱《云门》 。将雏集凤 , 比翼巢鸳 。”的风光已不复存在 。
遇到火的 , 火烧脂流 , 最后自然化为了灰烬;没遭火的 , 在风雨的剥蚀下也是残毁碎裂 , 散碎一地 。这是比“拔本垂泪 , 伤根沥血 。”更为悲惨的事!周围的环境也因树怪山鬼的出现而变得阴森恐怖 。
这种触目惊心的场面和诡异可怖的意象 , 使人读后感到无比的悲催和惊悚!
文章最后一段 , 由象征回到自身 , 由代言变为自言 , 直接叙述自己的遭遇和感受 。
“况复风云不感 , 羁旅无归 。未能采葛 , 还成食薇 。”
本文中的采葛 , 食薇历来有多种理解 。采葛 , 即《诗经·王风·采葛》 , 一般人认为这是一首写男女爱情的诗 , “一日不见 , 如隔三秋”的成语即出自此诗(“一日不见 , 如三秋兮”) 。
但也有人认为此诗是写一个人思念自己出使未归的朋友 。如汉代郑玄就说它是“以采葛喻臣以小事使出” 。庾信这里采用了郑玄的观点 , 说自己出使北朝但又未完成使命 。
食薇 , 不少人认为这是在说“首阳食薇”的故事 。据《史记·伯夷传》记载 , 周武王灭商以后 , 伯夷、叔齐不愿屈服 , 不吃周朝的粮食 , 到首阳山上去采摘薇(野豌豆苖)吃 。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说 , 这山是周朝的 , 薇自然也是周朝的呀!结果他们连薇也不吃了 , 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
宋代人绘的“首阳食薇”图
对这种理解 , 有人提出异议:这恐怕不是庾信的本意 , 因为这个故事讲的是气节 , 而《枯树赋》写的是思乡 , 与主题不符 。
况且庾信在气节上也没有达到“首阳食薇”的高度 。他作为一代文坛宗师被留在北朝 , 虽不掌握实际权力 , 但优厚的薪俸足够他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 而且他本人也不拒绝这种生活 。
据此 , 有人认为 , 食薇说的是《诗经》里另一首诗歌《采薇》 , 这是一首写在北方戍边的士兵采薇时所唱的思念家乡的诗歌 , 诗中有“曰归曰归 , 岁亦莫止 。”(说回家说回家 , 到了年底也没实现 。)的句子 。之所以把采薇写成食薇 , 是为了避免与采葛的“采”重复用字 。何况采薇的目的也是为了食用 , 用“食”也无不当 。这种理解或许更符合庾信的意思 。
这几句是说 , 由于自己不能冥感于天 , 预测时局的变化 , 结果被羁留北方不能返回 。自己不但没有完成出使的任务 , 还成了有家不能归的人 。
这几句明显带有自责、遗憾的意味 。其实遗憾是免不了的 , 但自责却大可不必!南北朝的时局如白云苍狗 , 时常变幻 。在不长的时间里 , 他就经历了南梁、北魏、北周的相继灭亡 , 这些谁又能预测呢?
就算是能预测 , 帝王交给的出使任务 , 又怎能不执行呢?他的悲剧其实是时代造成的 。
“沉沦穷巷 , 芜没荆扉 。既伤摇落 , 弥嗟变衰 。”这几句是写庾信的自身感受和心理 。说自己浑浑噩噩仿佛徘徊在一条幽深的穷巷里 , 疯长的野草掩没了用荆条编成的门 。即感伤树木落叶的飘零 , 更叹息自己日见衰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