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七 )


生1:因为想办法使更多人同时打 ***。
生2:以上的 *** 组员在接到 *** 后是闲着的,其实他们也可以帮忙打 *** 呀 。
生3:对,我们小组原来就是这样设计的 。(见图4)第1分钟由老师打给1个同学,有1个同学收到通知;第2分钟由老师和这个同学同时打 ***,有2个同学新收到通知;第3分钟由老师和这3个同学同时打 ***,有4个同学新收到通知;第4分钟由老师和这7个同学同时打 ***,有8个同学新收到通知,这时收到通知的一共15个同学,所以4分钟就通知完15个同学 。
5.发表见解,评选方案 。
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呢?请说说理由 。
生1:当然是最后一种,因为这样打 *** 最省时间了 。
生2:安排打 *** 的先后顺序用去的时间也不少,当你安排好了,可能用分组的 *** 已经打完 ***,还是分组打 *** 比较快 。
生3:我认为选择哪种 *** 还要看需要通知的人数,人数多就应该分组,人数少就用最后一种方案 。
生4:可以这样,分组有老师安排,小组内打 *** 的先后顺序由我们安排 。
师:你们的见解都有道理 。在安排好先后顺序的情况下,后一种方案的速度是很快的,当中还隐含着数学规律,你们找找看 。
(小组讨论后汇报)生1:我发现每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人数分别是1、2、4、8,每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2倍 。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下一分钟新收到通知的人数有多少?
生2:16人 。
(板书:第4分钟共有1+2+4+8=15人收到通知)
师:还有别的 *** 算出这个总和吗?大家讨论一下 。
生6:我发现可以用每一分钟新得到通知的人数乘2减1就是到这分钟的时候收到通知的学生总数了 。例如第4分钟接到通知的学生的总数是8×2-1=15人 。
(板书:第4分钟共有8×2-1=15人收到通知)
师:同学们真用心思考 。按照上面的规律计算,如果时间是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生7:31人,刚才第4分钟有15人收到通知,第5分钟有16人新收到通知,15加16等于31人 。
(板书:第5分钟共有15+16=31人收到通知)
生8:我的算法不同,第4分钟有16人新收到通知,第5分钟共有16×2-1=31人收到通知 。
(板书:第5分钟共有16×2-1=31人收到通知)
师:如果要通知50人,最小需要多少时间?
生1:第5分钟时有31人收到通知,加上老师共有32人再同时打 ***,说明第6分钟有32人新收到通知,31加32一共是63人收到通知,所以通知50人需要6分钟 。
(板书:第6分钟共有31+32=63人收到通知)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感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
板书
打 ***
第1分钟:1(人)
第2分钟:1+2=3(人)
第3分钟:1+2+4=7(人)
第4分钟:1+2+4+8=15(人) 8×2-1=15(人)
第5分钟:15+16=31(人) 16×2-1=31(人)
第6分钟:31+32=63(人)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
【重点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
2.会 *** 复式折线统计图 。
【教学指导】
1.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性和衔接 。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