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尊重儿童,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充分尊重儿童的生理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儿童营养、教育计划;二是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如提供有趣、易于理解的教育方式;三是充分尊重儿童的情感需求,如创造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四是充分尊重儿童的参与权利,如鼓励儿童参与社会事务、教育决策等 。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
德育为先也是早期儿童教育的核心内容 。下面以以给予帮助-回馈帮助的帮助情境及其负债感情绪为例,采用实证研究的 ***,考察了儿童道德情绪系统各部分间关系强度的发展以及该系统对儿童外在的同伴关系的影响 。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道德的发展是以道德情绪系统为核心,以社会互动中交往关系建立为导向 。那么,如何在早期阶段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做好准备及提供支持呢?
树立科学的早期儿童德育观
为了更好地为早期儿童的道德发展提供支持,首先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早期儿童德育观,即尊重幼儿在互动中发展道德的主体性、符合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的规律 。
(1)尊重幼儿在互动发展道德的主体性
幼儿具有主体性,能在与同伴互动中发展道德 。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作为互动的主体,积极与同伴进行道德互动,体验到不同的道德情绪,表现出道德行为 。
然而,作为经常与儿童发生道德互动的成人,我们往往忽视了儿童对道德的自主建构 。儿童常常被认为是被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而成人则被认为是教育者,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 。
因此,成人应将儿童看作与成人一样,是具有主体性的完整个体 。
一方面,与成人不同,儿童理解和认识他人的能力在逐渐发展,例如童年早期儿童能初步理解他人简单的心理状态,而童年中期儿童开始理解他人复杂的心理 。
成人应理解并尊重这种认识他人方式上的差异,更多地考虑儿童的发展规律,以儿童的方式去理解儿童所处的道德生活 。
另一方面,儿童处于复杂多变的道德情境中 。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社区等周遭的道德环境所倡导的价值存在差异,儿童世界所遵循的价值规范也与成人世界的价值规范不同 。
成人应参与到儿童真实的道德生活情景中,理解儿童世界的价值规范,而不是自诩道德的“指挥者”和“裁判员”,随意且盲目的说教和规训 。而且,成人自己并不是“完美的道德人”,从自己经验出发的说教和规训并不一定正确 。
例如儿童密切接触的成人群体—教师和家长,教师群体中的伦理问题仍备受关注,家长群体中诸多道德失范现象普遍存在 。
基于尊重儿童主体性地位出发,成人应“蹲下来”,走进儿童的世界,做儿童道德生活建构中的“支持者”、“欣赏者”和“守望者”,多给予儿童关怀和爱 。
(2)符合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的规律
早期儿童的德育应以幼儿的发展规律为本 。在研究的结果中这种道德情绪系统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体现为:
第一、互动中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是儿童道德情绪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对负债感两种成分的发展的贡献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
第二,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依赖于道德情绪系统动态的发展 。例如在帮助情境中,儿童的负债感体验在情绪产生的认知评价层面、受情绪影响的行为层面均表明:
从学龄前末期至学龄末期,道德情绪系统内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间关系的强度逐渐增强,儿童越来越能理解他人的互惠或利他的意图,体验到负债感情绪的两种成分并回馈他人 。
推荐阅读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歇后语
- 果酱不稠怎么办
- 二手儿童乐园设备处理二手儿童乐园设备转让58
- 二手房交易税费有什么
- 圣诞出发去帕劳,求攻略?
- ug怎么创建相切基准平面
- 海康信息发布屏 信息发布屏十大品牌
- 西班牙人武磊最新消息武 西班牙人武磊最新消息新闻
- 熬果酱不粘稠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