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筱山 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石筱山(1904年-1964年),原名瑞昌,字熙侯,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系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伤科临床家、中医教育家 。他幼承庭训、秉继家学 , 广撷博览、孜孜以求,于中医学造诣殊深,理伤续断尤著专长 。在生前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承先启后 , 开拓进取,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建树了完整的石筱山伤科学术思想理论体系 , 成为我国著名的伤科流派之一 。值此先师诞生110周年之际,特将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继承创新概况作一简介 。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传承家学,创新立说
石氏伤科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 。创始人石蓝田 , 原系武林中人,善将传统武术功夫与理筋整骨手法、内治调理方药融于一炉,创立了中医伤科独特的诊治方法,为石氏伤科的肇始者 。
石晓山为石氏伤科第二代传人,自幼随父练武习医 , 着重研习医道,尽得家父所传,又取薛已“十三科一理贯之”之说衍化充实于伤科,并将伤科与针灸、外科相结合 。临床擅长伤科内治 , 每起沉疴,疗效甚著,形成石氏伤科一大特色 。他育有三子:长子瑞清,次子筱山 , 季子幼山 。
石筱山,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生于上海 。深得家传医术,于1924年起独立行医,事伤科 , 兼针、外科,专治内外伤疑难杂症,尤善治疗骨折伤痛 。
20世纪20年代末,石晓山亡故 。1929年起石筱山与胞弟石幼山共设诊所,1933年又设诊所于吕宋路(今连云路)五福里,因疗效卓著名声远播 , 在“废除中医”的恶浪中为中医药事业坚守一方天地 。
石筱山善于学习,宗前辈经验,取同辈之长 , 避各派之短,遵循前辈倡导之“十三科一理贯之”,进一步深化其理论内涵,提炼出“以气为主 , 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等较系统的学术思想 , 总结治伤手法“拔伸捺正、拽捏端提、按揉摇转”的十二字诀,进一步完善了石氏伤科理论体系 。他主张治病务求灵活,不拘泥墨守成规,成为石氏伤科流派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 。
论伤从气血,勘审虚实
损伤一证乃外力所致 , 由外及内,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一身皆可为患 。人以气血为本,一切病因病机变化皆离不开气血的演变,诚如《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石筱山宗《内经》之说,认为一切损伤的病理变化亦无不与气血相关,故主张论伤应从气血而言,提出理伤宜“气血兼顾” 。
并在此总纲下 , 确立“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指导思想,如此方能把握损伤病理的内在规律 。他尝以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所曰“忽然跌,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是气失其所以为气矣 。气运乎血 , 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 。”作为佐证,指出损伤之后,虽每有亡血或瘀血为患,但仍以气之病为主 。
伤后肿胀、疼痛往往是首见之症,此乃血凝所致,所谓“不通则痛”是也 。故石氏认为理伤又当以血为先 。因为瘀阻不去 , 气亦难行,络道不得宣通 , 且瘀血不去,新血亦难以化生 。
凡此以气为主、以血为先之说 , 其在损伤初期,所言之气 , 属气滞者多,气虚者少;所言之血,则以血瘀为多,血虚者亦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