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发工资应怎样计算个税 四川省补发工资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2019年补发以前年度工资个税

一、补发工资应怎样计算个税?
【补发工资应怎样计算个税 四川省补发工资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2019年补发以前年度工资个税】报销工资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应纳税额按月计征,即纳税人从月初第一日至月末最后一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3500元后,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令第600号)第八条第一款“工资、薪金所得,是指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受雇或者任职有关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年6月30日主席令第48号)第六条第一款“工资、薪金所得,以月收入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九条第二款:“工资、薪金所应纳的税款,按月核定,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人于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信息拓展:关于欠薪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从国家层面制定的相关税收法规来看,计税依据基本都是收付实现制 。但由于一次性发放几个月或几年的工资薪金,确实会造成当期工资薪金发放过高,一些省市出台了地方标准,允许一些特殊情况发放的工资可以退回 。如果有足够的证据,退回的工资会分解到工资所属的期间,并代扣个税 。

补发工资应怎样计算个税 四川省补发工资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2019年补发以前年度工资个税

文章插图
二、补发工资应怎样计算个税
目前通行的做法是以所属月份返回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所属月份工资应纳税额=((所属月份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所属月份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工资返还是指因劳动争议、政府有关部门调解、劳动仲裁或法院判决等特殊原因,由扣缴单位返还的工资 。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判决补发工资的,应更正以前纳税期的申报 。如果没有,个人所得税按照正常的月工资申报,在工资发放当月填报纳税期,在发放后的次月申报期内申报 。个人所得税申报涉及工资发放期、纳税期、纳税申报期,与工资发放期无关 。工资支付期限是指实际支付工资的日期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实际发放工资的当月为纳税期,次月的纳税期为该期对应的纳税申报期 。纳税人应当按照工资支付期限计算纳税,并在税法规定的纳税申报期限内申报纳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个人所得税,所得为纳税人,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如果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税务机关会给他一个纳税人识别号 。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按年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小时扣缴预缴税款;需要结清的,应当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结清 。代扣代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在按月扣缴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扣除预缴税款,不得拒绝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得汇算清缴 。
三、补发工资怎么计算税
报销工资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应纳税额按月计征,即纳税人从月初第一日至月末最后一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5000元后,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工资调整后,之前几个月的工资可以补发,可以分成所属月份,结合原月工资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扣除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就是应该补缴的税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四条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 。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货币进行支付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本人支付工资 。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其亲属或者他人可以委托其领取 。用人单位可以委托银行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劳动者的工资数额、时间、姓名和签名,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其个人工资清单 。
补发工资应怎样计算个税 四川省补发工资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2019年补发以前年度工资个税

文章插图
四、如何计算补发工资的个人所得税
分摊到当月,计算应纳税额 。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将补发的上月工资恢复到其所属月份,与原月工资相加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从原月已缴纳的税额中扣除 。计算公式如下:当月欠薪应纳税额={[(其所属月份欠薪收入)-费用扣除]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其所属月份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2015年第7号《关于补发工资个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公告》为进一步规范欠薪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规定,现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遵照执行 。纳税人因政策性加薪、职务晋升、工作调动、新员工定级、单位编制期或
资金困难等原因而补发以前月份工资,能按税法及财务制度规定处理相关帐务的,应把补发工资还原到所属月份重新计算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款,减去相应月份已缴纳税款,计算出补发工资各月应调整的税款,汇总合并到补发工资月份一并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
五、补发工资怎么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如题所述,目前的普遍做法是允许还原至所属月份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应纳税额={[(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原所属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原所属月份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按照个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算,应以纳税人一个月内取得的所有工资薪金所得一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企业单位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因政策原因、或因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导致不能按时发放工资而采取集中补发工资的情形 。若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负明显畸高 。各地税务机关特此而发文允许还原至所属月份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做法;3、例如:粤地税发[1999]239号文件《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对补发以往月份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大地税个[1997] 101号文件《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调整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均对此作了明确;4、可见,应予结合当地税收相关文件规定予以核实为妥 。扩展资料:一、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 。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二、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三、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六、补发上个月工资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以前月份或年度的补发工资、薪金所得,可以选择合并计算或者分摊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选择合并计算的,补发的工资、薪金所得并入发放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选择分摊计算的,纳税人应对补发的工资、薪金所得的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实批准后,按照补发的工资、薪金所得所属时期的费用扣除标准,将补发的工资、薪金所得按月分摊后,与原发放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