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读书笔记2

三,题目与内容
在怎样的情形之下,我们才提起笔来作文呢?”
所要写的东西叫作‘内容’,把标举全篇的名称叫作‘题目’,依自然的顺序,一定先有内容,后有题目
但是,在练习作文的当儿,却先有题目。诸君看到了题目,然后去搜集内容。这岂非又是颠倒的事情吗?
只要练习的人能够明白,也就没有害处。练习的人应该知道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成几句,就算对付过去了的事情。更应该知道在实际应用上,一篇文字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题目的大部分的作用在便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关系。这些见解很关重要。懂得这些,作文才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不懂得这些,作文终于是玩意儿、文字把戏罢了。从前有人闲得没事做,取一个题目叫作《太阳晒屁股赋》
#上学读书大多都是现有题目后进行创作内容,很多时候觉得烦闷,没有经历的事情,靠乎想象,未免语无伦次了些。那时最喜欢写关于“我有一个梦”的,贴近学生,简易一些。后有了改革,出现话题作文,从起初的通俗话题,但后来高深莫测的话题,作文反倒不是第一要求,二是会不会看懂题,这就需要前文里所提及的同水平的思考力和想象力的辅助。
必要的写作刻意练习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提升文字,词语及造句能力。再强大的知识理论,如果没有相应的实践,也只能与赵括一般“纸上谈兵”。而写作的基础是模仿,模仿名家名作,学习词语及造句,形成文章。但一味的模仿,只能成为赝品,而无法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那也是一种悲哀。
充足的理论与足量的实践,加上自我的特性,共同转化为带有个人特性的作品。
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
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作文也是一个。
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犹如读书、学算一样。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做不论什么事情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
#作文,如今,很多人将之作为一个功利性的外在物质,为求名,为求利,为迎合。
写作的初衷是什么?热爱写作的初心是什么?
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喜怒哀乐悲,酸甜苦辣咸,万般滋味。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事物的喜爱与不满。为了联通自我与他人,维系感情的桥梁,打破隔阂。
为了写,所以作文;为了想写,所以作文。如此纯粹,便是我的写作初心。
《新秋景色》 《写给母校教师的信》
#可以尝试写一篇以上题目的文。
四,一封信
作文、说话是一样的,在承接和转折的地方最要留心。一句里边有几个词儿不得当还不过一句的毛病;承接和转折的地方弄错了,那就把一段的意思搅糊涂了。这须得在平日养成习惯,每逢开口说话绝不乱用一个承接的、转折的词儿,一定要辨别了前面后面的意思,拣那适当的词儿来用,这样作文的时候自然不会用错了。
你们能感到不满足,就好了。这原不是多想便可以成功的事,也不全关于学力。特意求深切,结果往往平平;有时无意中说几句、写几句,重行回味,却便是深切不过的了。关于表达情感,常有这等情形。将来你们写作的经验多了,也就会知道。
#修改是必要的步骤,经过修饰,精雕细琢的文章,才能避免多余的繁杂。但是这是我一直没学会的(;?_?)上学读书的时候无论做什么,都是一次性,极少有进行二次。主要鄙人不喜在卷子上有乱涂乱写之类,那时自我的要求就是没有一处黑疙瘩就是完美。语文作文更是超简单大纲,就开始畅所欲言,边思考边补充行文,还边计算着大概什么时候写结尾。典型的应试性作文,得不到太高的分,也不会低,就此满意起来。
一次成文,到如今还是如此。写过之后就不想再去改。
于是,有时我翻起以前的日记本,行文虽是有些些美句,大多是“年少无事,话秋风悲凉”,实在是惨不忍睹。
五,小小的书柜
能课外读书,原是好事。但乱读是不但无益而且有害的。
字典是最要紧的。读书有疑难时可以随时查检。你们以前常用的《学生字典》只有字,没有词,也许不够应用。把这一部和你常用的《学生字典》一起放在柜子里吧。书架上还有《康熙字典》、《经籍纂诂》、《佩文韵府》、《人名大辞典》也都是这一类的书。将来用得着的时候,尽可翻查,但现在却不必放在案头。
书单:
《三国志演义》、《水浒传》、《镜花缘》、《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鲁滨逊飘流记》、《希腊神话》、
《论语》、《孟子》、《礼记》中的《大学》、《中庸》
《白香词谱》、《唐诗三百首》
#字典这类工具书,自从高考之后,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再也没用了,也不知道放哪里去了。对于这种很是汗颜(?ω?`ll)
还有上列书单的书籍,也是有些没有看过原书。四大名著看过电视剧,四书看过相关的电视讲堂,比如易中天,于丹等。其他的没见过。
ヘ(′o`)ヘ
【《文心》读书笔记2】中国古文经典,真是知之甚少,如今来看。以往的时光,甚是可惜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