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一)的“最终”展示


期待已久的送课活动在今天开展,送完孩子上学我就早早的来到目的地——程甫小学。来到以后就去录课室做准备,调试多媒体,试播课件。一切准备就绪,等待着正式上课。
学生、听课的老师就绪以后,随着上课的铃声的响起,我的“公开课”也正式展开。由于做了充分的准备和两次试课,教学效果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有些环节的进行还超出了我的想象,但也有些许不足之处。现把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导入新颖、趣入新课
导入就像一节课的眼睛。学生听课和老师听课是一样的,如果在导入这一环节就牢牢的抓住他们的眼球,抓住他们的“心”,那就对这节课产生了兴趣、对讲课得老师产生了兴趣,“看他还能带来怎样的精彩”。
导入的形式多样,有复习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问题导入等多种形式。我们要根据课题、学情、自己教师的教学风格等情况合理的安排适合的导入形式。本节课《分一分(一)》是节起始课,是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分数的认识,虽与以前学习过的除法、小数得知识有些联系,但通过复习的形式导入不太方便,也感觉比较生硬。所以我在本节课的导入时仔细斟酌,最终确定以动画片熊出没里的主人公熊大和熊二的话题展开问题探究。这样做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没有偏离主题。通过对情境里三个问题的探究,引出“平均分”的思想,从而展开本节课的探索。
分一分(一)的“最终”展示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课堂发展、引导为主
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动手。以问题触发学生思考,以动手实践巩固学生思维,在交流中促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善思、会学、乐学,最终获得积极的活动经验、收获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在整节课我都在利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只有这样让他们通过自己努力学习的知识印象才深刻,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课堂成败、细节是关键
“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细节虽不能立刻影响这节课的学习效果,但细节问题的累积将会形成一定的影响。由小见大,由简到繁,如果我们能从细微之处入手,关注每一个自己能想到的细节,防微杜渐。例如:因为现在大多数学生读题不认真,都是一览而过的看法,没有认真的逐字阅读。所以在本节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大多数题目都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有些内容还让学生再次单独阅读,以此强调学生的重视程度。除了阅读方面,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时常关注课堂,教授孩子一些小的方法、技巧,以此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不足之处:
1.导入进去以后,让学生用数学的方式表达“一半”时,大多数月生一筹莫展,有些学生回忆起了上学期有关小数的知识,当我让一名同学上台板书以后。直接让她回来了。在这一环节,如果再问一问这位同学的看法,过着通过学生的回答稍微再点一点有关小数的知识内容。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2.在“折一折、涂一涂”环节的开展前,提醒大家涂的方式的时候,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想一想,如何涂色既快又好?”而是老师以自白的形式出现的,当时班里还有一位学生举手,我没有注意到,如果注意到,可能会给大家提供出更好的方法。
课程内也有出人意料的惊喜:在最后的分享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分享交流,在此谈到他们对折一次、二次、三次后把图形平均分成2、4、8份,从而产生分母是2、4、8的分数。再次我给学生提到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3份或者5份7份吗?学生回答有点说能有的说不能。这是我就给大家明确,当我们通过对折得不出平均分的分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永直尺量一量,把这张纸平均分成3、5、7份或者是更多的份数,从而得到分母是3、5、7的分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平均分可以得到分母是任何数的分数。这个环节里的这部分是不在我的设计里的,但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也为了完善学生的回答,所以顺理成章的“又多说了几句”。
分一分(一)的“最终”展示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分一分(一)的“最终”展示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虽说是“最终”的展示,但作为教师,教学任何一课永远没有结束,有了更好的方法、策略,我们要加入进去,把不合适的进行调整、更改。既使现在认为不错的地方,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也需要我们不断的调整,不断的完善,做出一堂适合学生的优质课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