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2016年12月27日 D17《视觉》
1、视觉是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产生的。
2、视觉刺激——光,研究光的特性包括了光源的特性和反射作用的物体表面的特性。
3、视觉的生理机制:
1)眼球:
文章图片
2)视网膜的构造和换能作用:
文章图片
视杆细胞是夜视器官,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视锥细胞是昼视器官,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换能作用: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这些物质释放的能量使细胞发生神经冲动,这就是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具有换能作用的物质叫视觉色素。
视觉色素中的一种叫视黄醛的物质的结构和维生素A相似。
3)视觉的传导机制:
4)视觉的中枢机制:
枕叶受到破坏,人将失去对物体、空间关系、人面、颜色或词的认识能力,产生失认症。
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具有边界、直线、运动、方向、角度等特征觉察器,由此保证了机体对环境中提供的视觉信息作出选择性的反应。
4、视觉的基本现象:
1)光线的基本特征:强度、空间分布、波长和持续时间。
2)明度: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明度决定于物体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当光源的照度越高,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越大,看上去越明亮。
普肯耶现象: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人们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会相互转换)
3)颜色:
A.基本概念: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另一种视觉经验。它有三个特性,分别是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色调决定于光波的波长;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是高度饱和,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最好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B.色觉缺陷:色弱和色盲。
C.色觉理论:
三色说——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视网膜水平上)
对立过程理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红绿、蓝黄。(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
4)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视觉对比: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别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所以物体所处的周围环境也会影响物体的明度。
边界突出与马赫带: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视敏度:即视力。最小可见敏度是指视觉系统能够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
游标视敏度:分辨两条线段的相对移动的能力。
最小间隔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区别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
5)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视觉适应:暗适应与明适应。
后像:正后像和负后像。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间歇频率增加成稳定的连续光。
【2016年12月27日|2016年12月27日 D17《视觉》】视觉掩蔽:在某个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
推荐阅读
- 动手深度学习3月27日
- 2016年暑假.英伦自驾深度游(第三天)
- D152|D152 培训学习小结10
- 携手叮咚,拒绝服雾!
- 2016年7月8日|2016年7月8日 王倩 第四幅 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认证班 读书笔记
- 2017年12月1日傅锦程观察日志
- 即将别离的夜晚
- 高速公路大队持续开展夜查统一行动(12月26日)
- 【爱自己】搞定淋巴炎
- 思南街角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