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组件旧王”杀回来了( 三 )


2015年之前,Al-BSF铝背场电池是绝对主流,占了总市场的90%,其转换效率的天花板为20% 。
2016年之后,PERC电池开始接棒起跑,到2020年,PERC电池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已经超过85%,BSF电池淘汰出局 。在此期间,电池转换效率从不足20%提升到超过23%,目前市场上PERC电池的平均量产转化效率约23.2%,也已逼近理论极限 。
如今又到了转折点,N型电池将取代P型电池 。
N型电池技术主要有TOPCON、HJT、IBC三种,其中前两种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根据ISFH的数据,PERC、HJT、TOPCon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分别为24.5%、27.5%、28.7% 。
目前来看,TOPCon电池将快于HJT实现产业化,不仅是因为前者的理论转换效率高,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投资成本 。
TOPCON和PERC的产线重合度很高,在PERC产线上新增非晶硅沉积的LPCVD/PECVD设备和镀膜设备就可升级为TOPCon产线,改造成本不超过0.8亿元/GW,所以目前TOPCon更具成本优势(比HJT低约0.13元/W) 。
在TOPCon领域,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商业化推进速度,晶科能源都是业内最领先的 。
2021年,晶科能源在一年内四次刷新N型TOPCon电池世界效率的纪录 。
2021年9月,公司合肥16GW TOPCon电池项目正式开工,一期8GW已在今年1月4日正式投产,预计2022Q2将达到满产,二期8GW也将在今年上半年投产 。到年中,晶科能源TOPCon产能将达到16.8GW,N型规模位居行业之首 。
根据晶科能源官方披露的数据,目前晶科TOPCon电池平均量产效率为24.5%,最高效率已经达到25.4% 。
N型TOPCon组件效率比传统PERC平均提升了1%,这意味着,在任何安装场景下,光伏项目初装BOS成本可节省1-2%,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降低5%以上 。
性价比的提升必然带来下游业者接受度和渗透率的提升,根据CPIA的预测,到2030年,N型电池的市占率或将达到56%左右 。
2016年,晶科能源凭借当时最先进的PERC技术,以2.42美分一度电价格中标阿布扎比1.17GW项目,创下电价最低、单体项目容量最大的世界纪录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公司开启了组件四连冠的王朝 。
【投稿|“组件旧王”杀回来了】2022年是技术变革周期的又一个起点,晶科能源再次站在了最有利的位置,能否凭先发优势收拾旧山河,是未来几年组件行业的一个重要看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