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后台职能部门应该如何考核?

投稿|中后台职能部门应该如何考核?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穆胜
在《中台建设:不只是IT工具,更是组织布局》一文中,我提到了业务中台的主要定位是提供支持前台作战的“弹药” 。
但仅仅是将传统职能部门(如研发、生产、采购等)改称业务中台,并强调上述定位,并不会让传统的金字塔组织产生任何变化 。为了让业务中台发挥相应的作用,应该在考核上下功夫,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让他们的立场和行动方式转变 。
这引出了一个问题——“业务中台部门应该如何考核?”进一步看,这个问题可以扩展为“不直接打粮食的中后台职能部门应该如何考核?”
01 中后台不考核效能就是耍流氓在一般的认知里,不直接打粮食的部门统称为职能部门 。其中,供应链、生产、采购部门等成本中心一般被视为中台,而人力、财务、法务等费用中心一般被视为后台 。由于职能部门不打粮食,如何对其考核成为了千古难题 。
在所有老板心中,最理想的状态肯定是能考核中后台部门的经营价值,说白了,就是能考核出这些部门对于打粮食有多少贡献 。有的企业甚至为此把中后台部门推到前台去打仗,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于是,企业只能寻找一种替代指标,将经营目标拆分为战略目标,将战略目标下沉到每个中后台部门 。
但是,这形成了“各管一段”的效果,导致中后台部门对于前台部门的支持大大衰减,甚至导致中后台部门形成了一种“紧盯KPI、管理一刀切”的官僚化 。而且,无论战略目标的分解如何科学,没有挂上前台经营结果的KPI,实在缺乏说服力,更像是这些部门的自说自话 。
于是,我们可以确定,要相对精准地考核中后台,应该遵循的第一个原则:
  • 原则1——应该与前台经营结果有明确的数学联动关系,而非逻辑联动关系(传统战略分解方法) 。
业务中台甚至后台的两大职能是“落地规则”和“输送资源”,两者相互交融成为了支持前台作战的“弹药” 。传统中后台喜欢强调自己的主要功能是“落地规则”,因为这个定位不好考核,自由空间极大 。
为了让中后台实实在在地提供“弹药”,应该把考核倒过来,从主要考核“落地规则”,到主要考核“输送资源”的效果 。只有如此,掌握权力的业务中台部门才会以经营资源为前提,考虑如何弹性地适配规则而不是用刚性政策“一刀切”,为前台找到经营空间 。
于是,我们可以确定,要相对精准地考核中后台,应该遵循的第二个原则:
  • 原则2——应该重点考核本部门“输送资源”的结果,而非“落地规则”的结果 。
原则1意味着要从前台经营业绩中以数学逻辑拆分出中后台的贡献,原则2则意味着应该明确中后台部门的资源运作方式,并将其量化 。两者结合不难发现,中后台部门的考核就应该只有一个主题——效能(Efficiency,即效率) 。这是中后台的结果指标,而其他指标都是过程指标 。没有结果指标,过程指标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 。
02 中后台效能考核的两个视角以前,曾经有过一个考核中后台的误区 。如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和海尔在1999年实施的“市场链”,这类模式让企业内部进行上下游交易,力图以“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逻辑来传递市场压力 。但由于上下游都只有一个角色,没有交易的替代者,价格根本议不清楚 。而且,这种考核方式必然导致各个部门“各管一段”,无法“以市场为中心”或“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协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