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回县城开店的年轻人:“单挑”瑞幸星巴克,活得还不错( 五 )


Saki也不认为县城已有的星巴克和瑞幸,会完全挤压自己的生存空间,相反,她正是通过对这两大门店的观察,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定位 。“瑞幸走流量路线,消费随机性强,配送范围也有限;星巴克价格高,更多地被认为具有社交空间属性 。”
相比之下,Saki觉得,自己与顾客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她的定位是一个生动的咖啡品牌,“能和客人交流互动的那种” 。
投稿|回县城开店的年轻人:“单挑”瑞幸星巴克,活得还不错
文章图片

“C&C咖啡”门店 / 受访者供图
最近,在Saki所在的县城,有人模仿她初期的模式,开起了家庭咖啡馆 。面对竞争,Saki的想法是“两条腿走路”,既要精进咖啡技术,保证咖啡品质;同时发挥自己的设计技能,打造门店的氛围感 。
尽管当地县城还没有出现瑞幸,陈璜已经开始为未来可能到来的竞争准备预案 。
不久前,他专门向瑞幸官方咨询过门店加盟情况,得到的回复是,他所处的区域当前尚未开放加盟 。一旦开放,他甚至计划要防御性加盟瑞幸,“自己卷自己” 。
他甚至觉得,目前咖啡店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当初的预期,他开始带着团队往供应链和品牌化的方向摸索,比如自己烘豆、做浓缩咖啡包、布局线上售卖业务 。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回县城开店,其实并不是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逃离大都市,回老家过安定生活”,而是一次“试错成本更低的创业尝试” 。
陈璜觉得,“回到县城”与“跳槽”或者“转行”并没有太大区别 。在他看来,县城并不是一个“更好”或者“更差”的选择,而是与其他选择一样,需要考虑收入、是否适合自己或者是否符合未来的人生规划 。
一家开在县城的小店,也不是他们心中的终极创业模式和生活状态 。
Saki不打算因为开店放弃自己中止的学业 。今年7月,她即将出国留学,咖啡店将暂时交给朋友代运营 。在那之前,她想把门店搬到临街的商铺去,固定更多的客源 。
在陈璜、张宁的规划里,门店应该能在计划周期内回本,届时,他们得在县城扎根更深,也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市场,未来有可能在县城开第二家分店,也有可能把更多分店开到邻近的县市去 。
他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小型的区域连锁品牌 。因此,陈璜坦言,相比外部的竞争,他更害怕县城的慢节奏让自己变得懒惰和倦怠 。
他们也并非没想过失败的可能 。毕竟,去年,一二线城市大批出自年轻人之手的创业小店轰然倒下,未来,行业“内卷”未必不会“卷”到县城 。
投稿|回县城开店的年轻人:“单挑”瑞幸星巴克,活得还不错
文章图片

桃子在店里制作咖啡 / 受访者供图
桃子无法预估这家店能开多久,也不排除再离开县城的可能 。对她来说,如今的工作和生活,更像是各种机缘巧合的结果 。“未来,我可能把这家店做成一个品牌IP,也可能哪天倒闭,就回去城市工作 。谁知道呢 。”
苗苗给自己设定的回本周期是三年,如果咖啡店活下来了,她想去县城的新区再开一家分店,“还是做上班族的生意”;如果失败了,就再回到城市,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
“失败不可怕,年轻的时候不折腾,什么时候折腾 。”她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