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历史转折中的视频行业( 五 )


一位知情人告诉光子星球,双头治理模式之下,决策上会面临种种纠结 。此外,据他了解,宿华认为只有等到企业做到相当规模之后才能推行事业部化,这也能解释为何快手在将近十岁了才频频进行内部整合 。
站在2022年,长中短视频从摸索、试错,先后步入商业化峡口,尤其是去年寒冬,悲观情绪几乎到达极点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它们的商业模式依然是成立的 。
量体裁衣“国内视频平台势必会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奈飞模式,只是内容还需要时间来成长 。腾讯有庞大的资金背景以及IP资产,爱奇艺在内容制作与运营能力有很强的竞争力,优酷年初做出上层调整,整体策略稳中有升,B站后发制人博得更多年轻用户,各有千秋 。”
面对寒冬,红龙文化联合创始人、品像文化合伙人贾若镭对视频内容行业的前景并不悲观 。
她认为唯一可能破局的还是提升内容品质,无论是拉动会员还是点播付费,视频平台终将是要依托更高品质的内容才能来自用户的正向收益,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充足的资金来源保障平台的运营 。据其观察,即便这两年行业不景气,投资行业也趋于保守,但大浪淘沙下,依然不乏涌入文化行业的资金 。
另一位知情人士认为今年长视频很可能迎来一轮整合,即便早前与腾讯视频合并的传言没有尘埃落定,但是没有人会否认爱奇艺的价值,“真正断了奶的仅此一家 。”
爱奇艺、B站、快手如何量体裁衣,根据自身平台优势,寻找适配的商业模式或许是应对寒冬的唯一路径 。
归根结底,视频平台彼此间的差异还是来自于内容生产者与消费,当下的寒冬,一部分原因则是内容增长,并未带动消费增长,或者说增长并不明显 。
B站早前出圈带来的问题是Z世代用户流失,而新增用户填补了流量却无法带来对应收入 。至于内容方面,鬼畜与二次元寻求小安戳戳有余,却很难大富大贵 。更广阔的知识付费,却因为没有成熟运营思路,终归处于半商业化阶段 。
“纪录片或许更适合B站”,有业内人士认为在长、短视频向中视频靠拢的情况下,其实中视频在纪录片方面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腾讯视频砸了那么多钱,效果还比不上这些年的B站” 。
而在营收方面,年轻群体的需求多种多样,直播、电商、内容广告、游戏分发,如果能与大会员形成有效协同,也不至于亏成去年那幅模样 。将大会员作为识别与身份认同的区隔,这会更符合年轻人的诉求 。
浙商证券在《双边市场下的互联网竞争》报告中指出,在双边市场下,平台需要获取跨边网络效应,其中一个基本方案是:提高消费者的选择丰富度,这既指内容本身,也包括由内容延伸出的其他消费场景 。平台间竞争的核心便在于差异化下的不同效率 。
例如快手社区属性强,更偏向真实生活,2021年以来管理层开始围绕“信任”与“市井”两个关键词搭建平台的商业模型 。表面上快手是调整商业化与电商,实则是为平台自身内核找到一个与之对应的“高效率”模型 。
快手先后经历了内容消费(直播)与商品消费(直播电商)两种递进的商业形态,此前与美团的合作则进一步触及到服务消费(本地服务),在三段变革之中,用户消费的主要逻辑来自于强社区属性与真实,而信任与粘性带来更高的效率 。
视频平台不计成本投入的“草莽”时代已经逝去 。内容行业商业化始终存在“梵高式困境”——产品好、赚钱难,甚至还时常伴随着自我怀疑 。当下,无论是向外开拓还是往内挖潜,只有根据自身差异寻求变现场景,才是应对寒冬的唯一解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