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历史转折中的视频行业( 四 )
文章图片
从B站的收入结构可以看到,游戏收入,确切地说是来自游戏分发的收入,六个季度后被增值服务反超,增速上保持很强韧性 。由于缺乏爆款,单纯依靠年轻社区做游戏分发看上去不是一条稳定的道路 。
三年前,B站CFO范昕曾信誓旦旦地说直播收入将占到总营收的两成,从2021Q4财报看,同比增长37%的2450万付费用户可能才是主力军 。
大会员营收增长是一个喜忧参半的事情,客观上表明B站的用户粘性的确产生了实际价值,他们购买会员的意愿看上去也带来不少收益,但同时也意味着B站迟早会面临爱奇艺同样的问题 。
至于广告与电商,前者或许可以尝试从内容广告寻求突破,而电商方面,B站如果能围绕周边进行开发,借着IP化还能找到新的增量 。
文章图片
既有业务遭遇市场强烈质疑的同样还有爱奇艺 。
最近六个季度以来,爱奇艺的会员收入因为新增付费用户增长不佳、迫于压力取消超前点映,导致数据表现并不好看 。与此同时,广告收入长期低迷不振,内容发行收入始终难堪大任 。一旦占据大头的会员收入增速低于内容成本增速,那么爱奇艺根本不可能在业绩上有任何改观 。
而且,相比B站与快手,爱奇艺的商业场景相对单一不少,会员与广告两个彼此矛盾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九成 。此外,国内付费渗透率低迷,优质内容稀缺是爱奇艺会员经济始终没有打开局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坦率地说爱奇艺的会员价并不贵,包年的费用其实也就相当于两三张电影票的价格 。如果横向比较,便能发现爱奇艺面临的挑战有多大:人们抱怨爱奇艺会员价格上涨,却又心安理得地在快手花钱抢金条 。”
程明认为,爱奇艺的困境在于会员经济与实际使用场景存在巨大偏差,“我买了会员等于我全家买了会员,偶尔我甚至还乐于把账号借给‘白嫖’的同事” 。另外,国内消费者对优质内容付费的习惯尚未养成 。
上述观点代表了一部分资本市场对文娱行业的理解 。去年大家首先还是看哪些有优质内容储备,其次关注一些可以能够带来新体验的技术,例如VR/AR,最后“因为大的被腾讯投得差不多了”,所以只能去关注一些有潜力的中小公司 。
另一边,不断攀升的成本将爱奇艺压得喘不过气来,致其只能在追求优质内容上走独木桥 。根据廖伟的观察,优酷与腾讯视频在2015年前后把重点放在内容定制与自制,资金前置让两家比爱奇艺更容易获得优质内容 。
内容创作、用户与流量、商业变现三个维度环环相扣,无论爱奇艺、B站还是快手都需要保持三者平衡,并寻求以一拖二的增长 。从这个角度讲,快手在去年的境况比爱奇艺要好得多,至少在内容创作端与商业变现方面变得清晰 。
文章图片
在内容端,自制短剧与扶持项目刺激内容创作,从而为用户增长与流量提供保证 。在变现方面上确认了商业化与电商两条主线,这是内容扶持的物质基础 。
何况在组织架构上,经过两次调整,先后捋顺了商业化团队,终结了暧昧的双头治理模式,“打扫干净屋子”才有可能请得起客人 。
推荐阅读
- 投稿|舌尖上的战争:从撩动味蕾,到俘获心智
- 投稿|电子烟不甜了
- 投稿|回县城开店的年轻人:“单挑”瑞幸星巴克,活得还不错
- 投稿|200元一节课学跳绳,「鸡娃」战场转向体育
- 投稿|梁建章的「办公自由」理论难实现
- 投稿|看个剧,凭什么非要大团圆?
- 投稿|杜华的上市梦,会成为乐华的噩梦吗?
- 投稿|大厂怎么都在搞音乐?
- 投稿|你的智能音箱为什么这么傻?
- 投稿|一旦「植入就无法取出」的冠脉支架,DRG能管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