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医美盯上00后( 五 )


除了需要取肢体组织的精灵耳,还有一些网友“PO”出自己切断神经而瘦腿的“小腿神经阻断术”的图文帖子 。
 
“3·15”晚会报道中的医美消费者小雪和小红,则因为医美事故而造成左眼永久失明,或者脸肿、变形、面目全非 。“尽管现在医美的‘风’确实很大,但年轻人切忌盲目跟风 。”甘承建议 。
“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处于早期阶段,或者说是一种比较分裂的状态 。一方面,不甚了解或听到过一些负面报道的人会默认为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包括安全性、合规性、专业性等 。另一方面,资深的消费者则不需要营销、广告或医美平台去引导,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且专业的认知 。那些想要接触医美但却又没有认真了解医疗信息的小白,就成为了‘韭菜’甚至受到了伤害 。”甘承说道 。
另外甘承也表示,医美是一个有着较强专业性的领域,有着相当高的隐形资质,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掌握,就算是一些所谓的百万粉丝甚至千万粉丝的美妆UP主也未必会真的了解 。“如果你认真观察,会发现顶流的美妆UP主很少会涉足医美项目 。因为即使技术已经很成熟,但依然没人能保证万无一失,医美翻车的可能性极高 。”
同时,甘承建议,在鉴别机构时,可以注意,“好的医美服务机构很少营销或推广,因为长期优质服务建立的口碑会带来流量 。”甘承表示,医疗本身并不是在生产商品,没办法复制,只能一个一个的去做 。甚至可以说无差别的医疗美容广告对于真正有技术的机构来说是一种灾难 。“反推我们就可以知道,有些需要不断推广的机构或服务,其技术门槛往往并非很高” 。
对于美的追求是自然且合理的,但如果以不恰当的方式并且过度追求美,或许会达到相反的结果 。消费者在进行医美项目、选择医美机构时还需擦亮眼睛,并且小心提防互联网上的种草、分享 。
【医美|医美盯上00后】参考资料:

  • 《美容大王2.0:当轻医美进入大众化时代》,来源,国元证券 。
  • 《“精灵耳”走红整形圈!网友:我二十几年的招风耳终于等到流行?》,来源,新闻晨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