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德邦快递改姓,京东物流蝶变


投稿|德邦快递改姓,京东物流蝶变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派财经 , 作者|王飞澍 , 编辑|派公子
传闻已久的京东物流收购德邦 , 靴子终于落地 。
3月13日 , 京东物流发布公告 , 将以89.76亿元的价格收购德邦66.49%股份 。这一价格相比于此前传闻中的130亿元、150亿元、170亿元等 , 明显低了不少 , 但仍未妨碍其刷新行业最高收购纪录——2021年极兔速递以68亿元收购百世国内快递业务 。
而在收购案正式公布之前 , 京东物流发布了2021年度财报 , 由盈转亏的数据又再次引来了外界的关注 , 但即便如此 , 京东依然没有放慢在物流上的布局 。业内普遍认为 , 此次京东物流收购德邦 , 或许预示着物流行业就此迎来新的局面 。然而 , 京东物流与德邦的组合 , 究竟能否在头部玩家最终的决战中 , 胜出仍是未知 。
01、京东的野心与现实京东对德邦的兴趣产生于何时?有人认为是2012年 , 那一年 , 京东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名为“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的企业 , 冥冥之中 , 这一名称涵盖了京东、德邦和达达三个名字 。
尽管这只是一句调侃 , 但截至目前 , 京邦达名字中的所有企业 , 都已被京东纳入麾下 。而京东做的这一切 , 都是刘强东物流大战略的落地 。
早在2017年 , 刘强东就曾放下豪言:除了邮政体系 , 未来能在国内物流业立足的 , 只有顺丰和京东两家 。言外之意 , 对依附于菜鸟网络的“三通一达”不足虑 , 京东要对标的只有相对独立且高端的顺丰 。
刘强东之所以对京东物流有如此自信 , 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其对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的战略设计 。刘强东认为 , 京东物流可以从企业客户的前期销售预测环节就介入 , 并基于销售预测 , 进行品类分布、库存安排;销售开始之后 , 及时满足退换货需求 。
从客户角度来看 , 京东的这一策略确有成效 。比如安利公司 , 在和京东物流合作后 , 库存周转天数降低了大约 30% , 库存储备资金也大幅减少;斯凯奇的所有电商订单 , 加权平均交付时间减少了约 5 个小时 , 提升了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
时至今日 , 京东斥巨资打造的物流体系 , 已经成为对比其他诸如淘宝、拼多多等电商而言 , 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之一 , 也正如此 , 京东物流与京东零售、京东数科共同被视为京东拉动业绩的三驾马车 。
先来看下京东物流的实力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 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300个仓 , 43座“亚洲一号”大型智能物流园区 , 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在内 , 仓储面积超过2400万平方米 。2021年二季度业绩报告中 , 京东提及 , 一年间 , 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数量增加了450个 。
数量巨大的仓库 , 让京东拥有了极为强大的“前置仓” , 当客户有需求时 , 京东可以“以储代运” , 商品在距消费者最近的仓库出库 , 京东快递往往只需要负责最后一公里 , 达到“次日达”的效果 。

推荐阅读